为发挥“科研先导”作用,营造学习型组织,促进员工队伍专业化发展,中国儿童中心自2007年起,面向全体员工搭建内部科研的研究平台。经过多年的摸索,内部科研的管理逐渐成熟和规范,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心一线教师和员工参与到内部科研中。
中心内部科研课题分为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专项三种类别。重点课题为中心每年根据业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设立的主导课题;一般课题为各部门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自主申报的课题;青年课题为面向35岁以下人员设立的课题,并配有一定额度的课题经费。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
根据中国儿童中心的总体定位,中心鼓励实践性、应用性的研究课题,鼓励员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研究问题,提炼教育教学的规律,探索教学策略和活动模式,梳理课程体系等。此外,中心提倡跨学科、跨部门申报课题,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科之间的融合。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中心员工的研究能力,科研与信息部为每个课题安排督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科研与信息部就每年的重点方向课题进行持续跟进。在培训方面,每年开展2—4次科研培训,就如何选题、研究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等开展专题培训。
2016-2017年度中心内部科研课题名单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课题负责人 |
1 | 基于馆园合作的幼儿科学探究课程方案的研究——以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为例 | 一般课题 | 杨彩霞/王秀江/赵雅琴 |
2 | 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探索 | 一般课题 | 黄鹤/柳铭心 |
3 | 家庭教育指导融入舞蹈兴趣小组活动的方法与途径初探 | 一般课题 | 黄晓晗/孔令华 |
4 | 校外儿童素质舞蹈教学实践与探索——基于健康人格主题下教学课例的设计与实施 | 一般课题 | 孔令华 |
5 | 儿童舞蹈启蒙教材开发的行动研究 | 一般课题 | 郑盈盈 |
6 | 基于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的校外儿童音乐课程体系建构——以中国儿童中心钢琴兴趣小组学生为例 | 一般课题 | 杨玚/方木子 |
7 | 创客教育评价体系建构的探索性研究 | 一般课题 | 尚修芹 |
8 | 校外体育培训对发展少儿核心素养作用的研究初探 | 一般课题 | 姜天赐 |
9 | 以家长工作坊提升0-3岁儿童家长共情能力的实验研究——以中国儿童中心小脚印早教基地为例 | 一般课题 | 王慧/杨印 |
10 | 沙盘游戏中教师“共情”能力的实践研究 | 一般课题 | 丁晓函 |
11 | 中国儿童中心开展公益性教育活动的机制研究 | 一般课题 | 王秀江 |
2015-2016年度内部科研课题名单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课题负责人 |
1 | 校外儿童舞蹈综合课程建构和多元化实施 | 重点课题 | 孔令华 |
2 | 中国儿童中心“乐学乐玩”儿童成长活动营实践模式探究 | 重点课题 | 褚鹏飞 |
3 | 中国儿童中心学员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和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 | 一般课题 | 周蕾蕾、高云 |
4 | 快乐宝宝的音乐之旅——幼儿音乐启蒙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探索 | 一般课题 | 郭越怡 |
5 | 校外儿童体育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多元化建构策略 | 一般课题 | 蔡洁 |
6 | 实现展项教育功能的策略研究 | 一般课题 | 王秀江 |
7 | 学前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 一般课题 | 杨彩霞、王慧 |
8 | 学龄前儿童家长的营养健康知识调查与科学饮食指导——以中国儿童中心幼儿园为例 | 一般课题 | 孙学安 |
9 | 3-5岁儿童场馆活动表现与家长参与行为的实践研究 | 一般课题 | 李明瑶 |
10 | 游戏教学法对少儿(6-8岁)游泳教学效果研究 | 青年专项 | 徐国伟 |
2014-2015年度内部科研课题名单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课题负责人 |
1 | 中国儿童中心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实践与特征研究 | 重点课题 | 王萍 |
2 | 儿童参与在校外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 重点课题 | 王润洁 |
3 | 基于多学科合作的儿童美术课程探索 | 重点课题 | 赵雪春 |
4 | 校外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舞蹈、音乐课程为例 | 一般课题 | 孙茜、郭越怡 |
5 | 6-12岁儿童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 一般课题 | 余冬云、邬地 |
6 | 中国儿童中心校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状况调查及建议 | 一般课题 | 连翠娥 |
7 | 家长教育方式、儿童气质特点与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 | 一般课题 | 李杨 |
8 | 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以4-6岁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为例 | 一般课题 | 张丹 |
9 | 社交退缩幼儿的沙盘游戏干预研究 | 一般课题 | 丁晓函 |
10 | 儿童人身安全防范措施探究 | 一般课题 | 阎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