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研学风采 | “大国少年行•丝竹情韵”云南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4-11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5年2月4日至9日,为期六天五晚的“大国少年行·丝竹情韵”云南研学活动在美丽的云南圆满落幕。兴趣培养部民乐艺术中心携手专职教师及家长志愿者,带领21名学员,探秘葫芦丝发源地,深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亲身感受了葫芦丝、傣戏、象脚鼓等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传承。

文化浸润:行前预习、储备基础知识

1月中旬,民乐艺术中心召开了“大国少年行·丝竹情韵”研学行前会。会上,特邀北京葫芦丝巴乌协会会长何源、秘书长赵萍,为学员们详尽介绍了此次云南研学活动的文化背景、精彩行程及注意事项。更值得一提的是,著名葫芦丝演奏家何维青老师亲临现场,为零基础学员带来了生动的葫芦丝基础教学。通过何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学员们迅速掌握了基本指法和简单曲目。为学员们即将开启的云南研学之旅奠定了独特而坚实的文化基础。

非遗文化:丝竹声声,奏响文化传承

在“大国少年”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本次研学活动以“丝竹情韵”为主题,葫芦丝作为连接文化的桥梁,引领学员们深入探索了云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师们的悉心讲解下,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孔雀舞、傣戏、象脚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还深刻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活动中,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傣味葫芦丝的独特韵味,领略了这件民族乐器的美妙之处。随后,他们前往帮盖村,学习傣族舞蹈的柔美与力量,沉浸在傣舞的韵律之中。

此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德宏州博物馆,了解德宏的历史、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特色、服饰、民族风情等。

走进葫芦丝大师哏德全先生的故居,缅怀了大师的生平事迹与卓越贡献。在哏从国老师的工作室里,孩子们亲眼见证了葫芦丝的制作过程,对这件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员们还跟随傣拳传承人学习了傣族武术的精髓,体会了傣拳的刚柔并济与独特风格。

参观了南甸宣抚司署,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在土司府古戏台,学员们观看了精彩的傣戏表演,并亲自学习了象脚鼓的演奏方法,进一步感受了傣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学员们漫步在葫芦丝一条街——南甸街上,还在标志性建筑前合奏了葫芦丝,用悠扬的旋律留下了这次难忘研学之旅的美好回忆。

盛会狂欢:载歌载舞,点燃文化传承热情

学员们参加了2025梁河葫芦丝文化旅游节暨目瑙纵歌盛会开幕式和狂欢盛会。与当地民众一起载歌载舞,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意义‌。目瑙纵歌节不仅是一个庆祝活动,更是景颇族历史、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示。学员亲身体验了景颇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感受了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云南的自然风光绮丽无比,令人沉醉。学员们踏入勐巴娜西珍奇园,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的奇幻世界,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他们探寻独树成林的自然奇观,见证了大自然那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走进大厂县回笼寨,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从采茶到品茶的全过程,传统茶艺的精湛工艺与茶香交织,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南甸宣抚司署的古建筑,更是以其恢宏的气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学员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非遗文化,云南的美食也让学员们流连忘返。学员们品尝了地道的傣族美食,酸辣开胃的傣味撒撇、香脆可口的炸猪皮、软糯香甜的菠萝饭,每一道菜肴都让人回味无穷。

六天五晚的研学之旅,学员们不仅学习了丰富的非遗文化知识,更在实践中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激发了学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相信在未来,这些“大国少年”们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