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教师风采 | 小荷才露尖尖角——兴趣培养部参加第一届“京师杯”美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和美育成果评选活动
发布日期:2023-12-21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了以赛促教、锻炼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兴趣培养部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京师杯”美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选和美育成果评选活动(以下简称“评选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部门精心组织,教师积极参与

今年8月下旬,还在中心第二阶段暑假期间,兴趣培养部收到了评选活动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部门教研室制定了参选策略,快速与相关教学分中心沟通,组织了美术、书法、舞蹈、音乐、影视五类项目的10名教师报名。在准备参选的过程中,10名教师高度重视,用心遴选学生作品,认真录制教学视频,按时保质提交了相关材料。

二、获奖证明实力,参会收获惊喜

由多位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评审团,经两轮细致评选,最终评选出130名作品获奖教师、71名教学展示获奖教师。兴趣培养部5位教师突出重围,爱丽莎、李杨、凌蓝荣获作品类二等奖,于倩荣获作品类一等奖,雷雷荣获教学类一等奖。中心参赛人员多、获奖人员多,因此获得“最佳参与奖”。

12月8日,部门教研室带队,7名教师受邀参加了“以美育人 育人之美”新时代美育论坛暨第一届“京师杯”美育成果颁奖礼。本届论坛可谓美育届的饕餮盛宴。开幕式上,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吕艺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召集人彭吉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周星,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党总支书记、部长严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甄巍,中国合唱协会理事、70周年国庆阅兵千人合唱团总指挥杨乐乐等多位重量级“大咖”,莅临现场或通过视频致辞。

重庆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兼影视组组长王琦,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朱敬东,作了主旨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读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在逻辑与落地路径。两位专家的报告对部门美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论坛期间,中心参会教师纷纷向两位专家求教,邀请专家到中心指导教学工作。

在实践分享部分,6位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汇报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建设以及美育教学的案例,深入探讨了美育在当代的革新。其中,作为唯一一位校外教师,雷雷代表中心发言,展示了影视教育的创新案例,宣传了中心“大国少年”的育人理念与实践,为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美育大有可为,未来再接再厉

参加评选活动,无论是否获奖,10名教师均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评选活动对部门整体工作,尤其是美育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美育的迫切性。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育,因为美育是孕育创造力、培育全人不可或缺的内容和途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统整音乐和美术,并新增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三个学科,这些变化说明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心必须顺势而为。其实,中心已经开始布局。作为“大国少年”六大素养之一,审美素养的培养被提上议事日程,审美素养课程群也初步成型,正在优化结构、升级内容。

二是,中心的先进性。艺术、体育、科技是校外教育的传统教学领域,多年来中心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相比学校教育而言,中心在美育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能够携手全国校外教育同仁共同发声,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创新实践贡献力量。与来自全国400余所学校的1500余名青年美育教师竞争,中心教师脱颖而出,这本身就彰显了实力。中心教师一定要建立起应有的自信,立志在美育一线引领示范。

三是,教研的必要性。10名教师能够顺利参选,前提条件是日常的教研积累较为充分。近两年,部门开展了高频率、成体系的共性教研活动,督促教师深度思考教育教学、反复打磨活动方案。这次评选活动再次证明,教研工作能够引领教师向美而行、尚美求真,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对教师而言,教研工作并非“花架子”,而是有用处、有力量、有效果的。在教研中,深耕、沉淀、学以致用,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会更加持久。平时在教研上的努力从来都不会白费,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未来,部门将为教师寻觅和创造更多展示交流的平台,借助平台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再将资源用于教师发展,助推教师走上良性循环的成长之路!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