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假期时光——就地过大年 | 过年了,儿童零食怎么吃? |
发布日期:2021-03-30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过年了!年货里必不可少的就是零食,儿童对零食天生没有抵抗力,零食应该怎样正确吃,才能作为能量和营养素的补充呢?童乐汇带你一起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岁版)》明确指出,6~12岁儿童是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这一年龄段儿童学习营养知识,了解零食特点,挑选健康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极为重要。 儿童的饮食模式逐渐从学龄前期的三顿正餐、两次加餐向相对固定的一日三餐过渡,正餐食物摄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饮食间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且由于学龄前饮食习惯的延续,容易产生零食消费需求。 一、核心推荐 1.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一、核心推荐: 2.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5.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6.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二、童乐汇带你详细解读 1.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6~12岁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并容易受同学影响,产生从众的食物喜好。为此,家长和老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学龄儿童正确的饮食观,早、中、晚三餐是规律饮食,吃好三顿正餐,少吃零食。 每日零食摄入的总能量不要超过总能量的10%。建议选择正餐中摄入不足的食物作为零食,如奶及奶制品、水果、坚果。每天吃零食的次数要少,食用量要小。吃零食的时间与正餐最好间隔1.5~2小时。 2.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学龄儿童身体代谢旺盛,为防止过于饥饿影响学习和运动,课间可适量吃一些零食。选择零食时,应重视其营养价值,不要仅按口味和喜好来选。新鲜水果、奶类和坚果是学龄儿童零食的优选: 新鲜水果含有较多水分,口感多样、美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 奶类食物富含钙、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作为正餐的有益补充,是学龄儿童零食的最优选择。 坚果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其中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Tips: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含乳饮料不等同于液体奶;糖不耐受症状的儿童,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奶制品,不要空腹饮奶。 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环境和家庭饮食习惯影响下,学龄儿童极易形成重口味的饮食喜好。许多作为零食的休闲食品都含有较多的盐和(或)脂肪,由于口感、滋味俱佳,深得孩子喜爱,家长要引导儿童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对其成年后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购买零食时学会参考食品包装上营养标签信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糖零食,培养学龄儿童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的习惯。 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容易引起儿童偏食挑食、能量摄入过多,增加龋齿、肥胖、高血压、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含糖饮料指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为添加糖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咖啡饮料等,多数饮料含糖量在8%~11%之间。如需喝饮料,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饮料,并选择小包装以控制摄入量。 鼓励学龄儿童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不将含糖饮料作为奖励的手段,帮助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Tips: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含酒精饮料会损害儿童的组织器官,还会兴奋神经系统,并引起儿童行为异常;咖啡因会干扰儿童的记忆,对儿童大脑发育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5.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新鲜的食物含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如新鲜的橘子、苹果、黄瓜、樱桃、番茄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水果加工制品,提高了含糖量,且损失了较多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降低了原有的营养价值。 在正规的商店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不买三无零食,不吃街头零食,选择营养丰富的零食,而不是能量高的零食; 食用前查看食品是否过期,同时观察其感官和卫生状况,确保食用安全。 6.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努力养成吃完零食及时漱口或刷牙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预防龋齿。睡觉前1小时内不吃零食,保持口腔清洁和牙齿健康。 素材来源:《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