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绘本阅读奥秘 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早期儿童发展部“智慧家长”工作坊纪实 |
发布日期:2019-05-24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当前社会,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大众周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孩子阅读什么样的书?怎样陪伴孩子阅读?……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家长,尤其对于0-3岁的小宝宝,什么年龄开始阅读?家长如何开展早期阅读?等等……父母们都十分渴望得到专家的帮助。 5月18日下午,在早期儿童发展部亲子活动室,国内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全国首家儿童主题馆——心阅读联合创始人易锐昌先生,为家长们带了一场关于“绘本”阅读的精彩讲座。 阅读的全球化趋势 首先易老师列举了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欧美国家的人均阅读量,它们几乎是中国的6倍之多,而中国青少年的纸质阅读量仅为每年4.58本。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事实。接着易老师以现场家庭阅读调查的方式,引发了家长们在陪伴孩子阅读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同时易老师现身说法, 介绍了自己开展阅读公益活动以及陪伴两个孩子共同阅读的温暖经历 早期阅读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一点通过儿童阅读的马太效应体现的更加突出。《朗读手册》中的两个层次公式表明: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在脑科学领域对于阅读的研究中,其对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广泛推动大众阅读,对于社会发展也积极作用显而易见,这也印证了阅读全球化的趋势正越来越显著。 什么是好的“绘本”故事 对于0-3岁的宝宝,易老师推荐“绘本”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一个好的绘本故事书,以图为主,以字为辅;每个故事不仅仅有一条故事线,基本包括三条故事线索;图画的表现形式有具象和意象,包含两个层面的理解。易老师以精读安东尼·布朗先生的绘本故事《我爸爸》为例,引导大家走进了精彩的故事中。易老师层层递进地向家长们分享了绘本《我爸爸》故事中相互联系的信息是如何融会贯通的,如何形成明暗的故事线使阅读更加丰富有趣,使家长对绘本故事的阅读有了深刻的理解。 绘本精读8步曲 家长理解了故事,就可以开展阅读了吗?其实阅读是有一定方法的,易老师向大家重点介绍了“绘本精读8步曲”,帮助家长在开展阅读前能够做好充分准备,使亲子阅读更具积极效果。不同的绘本,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从风格艺术的角度进行分类:颜色、线条、媒介、风格;从图文重复叙事的角度进行分类:并列式、递进式、递减式、连锁式、对比式、问答式、综合式的绘本故事,也是各有特色的。关于如何了解绘本的内部,易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优秀绘本具备的7大属性特征:视觉形象、插画风格、语言文字、故事情节、隐喻内涵、图文合奏、阅读体验,这7大特征也是相互融合,缺一不可的。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的挑选绘本,易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些绘本大师,还有国内外绘本的奖项、优秀可信的出版社等信息。 哪些读物适宜宝宝阅读? 易老师还专门介绍了0-3岁幼儿适宜的读物,比如触摸书、发声书、洞洞书、翻翻书、拉拉书、立体书、纸板书、异形书、玩偶书、洗澡书、其他材质书等十一大类的书籍,丰富了家长对图书的认识。在开展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易老师也为家长们提出了14条良好建议,使亲子阅读开展得更加样式多样、内涵丰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中播种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家庭开始。从最初的亲子共读,到伴读,最后到家庭成员的彼此独立阅读状态,需要的是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工作坊最后,易老师用美国著名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的一段话与家长共勉:“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个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让我们牵起孩子的手,做那个读书给孩子听的“妈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