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参与阅读比妈妈好处更多
——早期儿童发展部“智慧家长工作坊”纪实 |
发布日期:2019-10-28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0到6岁是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阅读给孩子带来快乐、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兴趣,是滋养孩子心灵的重要资源,不少家长从孩子刚出生时就开始了亲子阅读。然而,在很多家庭中,陪伴孩子被视为妻子的“天职”,丈夫们则主动或被迫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可是,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爸爸陪孩子亲子阅读比妈妈效果更好,为了更好帮助爸爸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早期儿童发展部邀请了国内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全国首家儿童主题馆——心阅读联合创始人易锐昌先生,为爸爸们带来一场关于亲子阅读的精彩讲座。 爸爸打开孩子思维视角 有研究表明,妈妈阅读,通常比较按部就班,更多关注书中角色的特点,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爸爸阅读,反而可以发散思维从书中的情节跳出来,帮助孩子更多关注与现实有关的东西,引发孩子多动脑筋多思考,甚至可以把一本反复阅读的书用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角色,为孩子读出不同的味道。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父亲在幼儿早期读写中的指导作用,与孩子将来的成绩呈正相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有父亲参与的家庭,孩子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比没有父亲参与的要好。究其原因,主要相对于母亲阅读的局限性,父亲读书的兴趣更为广泛,涉及体育、新闻、科技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家庭,孩子的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都会少很多。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陪伴,父亲的陪伴有利于女孩心理发育正常,降低成为问题儿童的可能性。对于男孩来说,父亲陪伴孩子阅读,传递的是一种情感信息,有利于发展亲密的父子关系。 阅读开发大脑潜能,促进孩子发展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fMRI研究表明,同性别孩子,接受不同频次阅读刺激,胼胝体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大量阅读的孩子胼胝体会增厚,促使左右脑信息交换更多、更快、更有效。大量阅读的孩子,大脑专门处理文字信息的左侧枕——颞区活跃(文字匣子),由于经常得到锻炼,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会更快。而不爱阅读的孩子,这个区域活跃度不高,工作能力也较弱。易老师还指出,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父母讲故事的声音刺激左脑发展,同时,通过图书的画面刺激右脑的发展,亲子阅读是促进孩子大脑全面发展的好方法。不仅如此,亲子阅读还有利于儿童提高语言、审美、想象、创造、观察能力,扩大儿童世界认识、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和艺术表现、丰富儿童情感体验、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亲子阅读好方法 现场,易老师选取了安东尼•布朗的经典绘本《我爸爸》给爸爸们示范了如何进行浏览、设疑、精读、复述、延伸的家庭阅读五步法,并向爸爸们了介绍家庭亲子阅读循环圈的概念,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前,通过书单定制,找到适龄最优的主题读物;多元阅读方式介入,给孩子提供不同的阅读方法;创造适宜的阅读环境,帮助孩子创作表达与阅读延伸融合,将书中的内容与生活链接。易老师强调,经典绘本不分年龄段,不同年龄可以读出不同的价值。易老师还相应介绍了0-3岁幼儿适宜的读物,比如触摸书、发声书、洞洞书、翻翻书、拉拉书、立体书、纸板书、异形书、玩偶书、洗澡书、其他材质书等十一大类的书籍,丰富了爸爸们对图书的认识。 美国著名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曾说过:“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个读书给我听的爸爸。”为了提倡爸爸积极参与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早期儿童发展部精心设计了“和爸爸一起读故事——21天亲子阅读打卡活动”,爸爸们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积极在微信群参与打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言传身教的力量,让我们一同携手,成为读书给孩子听的好爸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