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乐汇,会成都】“城市•儿童•幸福”儿童论坛纪行(五) |
发布日期:2018-09-0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虽然我长得比老师还高,但是我今年其实只有十六岁,还属于未成年人,还可以过儿童节!” “城市·儿童·幸福”儿童论坛在儿童主持人大于同学幽默的自我介绍中拉开了序幕。 经过三天的调研和一天的集体讨论,儿童代表们带着自己的发现和建议来到这里,和成年人们一起讨论关于城市的规划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想建个城市,城市里有医院,可以让城市的居民有个健康的身体;我想建个城市,城市里有美容院,可以让城市里的居民都美美的……当然,我最想建个城市,城市里充满绿色,可以让城市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这是小小城市规划师对美好城市的渴望。 “我发现,图书馆里的义务小馆员大部分都不是自愿来的,而是家长的安排,所以他们心里是不情愿的。如果大人们告诉他们来这里服务的意义,并且教会他们如何服务,并且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我想,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参加志愿服务的。”儿童代表们“发现”了图书馆里的义务小馆员的心里话。 “我们可以告诉视力有障碍的小朋友们,图书馆里面有视障人士阅览室,他们也可以享受到读书的权利和快乐。”儿童代表们懂得了读书是每一个儿童都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 “社区里面可以有儿童自己的自治组织——少年派,还有专业的老师可以教会儿童很多学校里没有讲过的东西,看,短短的访问期间,连我们的小不点儿们都跟着乐聆的老师们学会了如何与困境儿童打招呼的歌。”儿童代表们羡慕玉林东路社区的孩子们有自己的自治组织,可以对社区治理发表自己的观点,更羡慕这里的孩子们有乐聆这样专业的社会组织来为他们提供支持。 “我们以前在街上见过流浪的小孩儿,但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去流浪,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保护这些孩子。”儿童代表们在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完成调研后,了解了流浪儿童保护也是有专业机构来完成的,“在我们的城市中,除了我们这样‘正常’的小朋友,在火车站、天桥上、马路边,还有着另外一群与我们不同的孩子,他们有的身有残疾,有的被人拐卖到了这个城市,有的与父母走散,还有的与家人产生矛盾,赌气离家出走,还有是不堪忍受家庭暴力离家在城市流浪……但在这个城市里,有热心的警察叔叔,有城市志愿者,他们找到流浪儿童,把他们送到了一个可以送他们回家,帮助他们建立好习惯的地方。” 成都市博物馆是很多人都去过的地方,儿童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平时被大人们忽视的小角落,比如耳机放不进孩子的耳朵、安全疏散图太高连老师都看不到、免费的儿童讲解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知识、二维码太高而且模糊不清小孩儿不容易利用上以及安全出口的标识和女厕所放在一起容易误导等等,还有几个孩子看到博物馆里给小宝宝喂奶的阿姨,还“设计”了一个哺乳室……孩子们不但发现了问题,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儿童论坛上,7岁的雷彧藻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听小孩言,吃亏在未来。” 听完儿童代表的发现和建议,在场的大人们都被深深打动了,并且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回应。 此次论坛的主办者机构之一,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对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建立一种“儿童监理官”机制,要有带有儿童视角的监理人员对城市的建筑、工程、设施等进行监理,看看其是否充分考虑了儿童的需要,是否“儿童友好”。第二,建立“儿童议事制度”,在政府做决策之前,听取儿童的意见。第三,对所有的社会成员进行儿童权利理念的教育和普及。“满足了儿童的发展需要和保护了儿童的权利,就让城市的发展具备了永生的动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乔润令说,“以前我们的城市建设,尽管也有涉及儿童的部分,但是大都忽略了儿童的参与,而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的。这是错误的。成人无法代表儿童。现在的城市建设,更多的是注重物质基础,而忽略了核心的服务内容。因此,我们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强调以儿童为本。”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临时代办Malti Gandhi女士说,希望现场的每一位家长和儿童,不要仅仅把此次论坛当成一次活动,要将这种理念贯穿自己每一天的生活,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将其带给身边每一个人。正如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甘地的名言所说的那样:“要想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项目官员卢叶向孩子们强调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来自深圳这个我国第一批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单位的代表——深圳市妇联主席马宏为大家介绍了深圳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经验…… 这些成年人就儿童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儿童是城市的未来,更是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和规划不能把儿童的权利考虑进去,不能让儿童参与进来,那么,我们的城市就没有未来,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成静在采访中看到儿童代表们的发现和建议,感慨道:孩子们看世界,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灵。 城市是否能让人感受到幸福,并不应该完全由大人来评判,儿童和成人一样也是城市的居民,也是城市的主人,所以儿童是否能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安全、便利和幸福,其实更为重要,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