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心非遗学堂 第二话—— 母亲节特别活动之锦绣母爱 |
发布日期:2016-04-2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楔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拳拳母爱,都在一针一线中流露出来,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母亲节到了,让我们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进缂丝艺术馆,享受缂丝之美。 化身小绣娘,织一方绣帕,送给妈妈。反哺之情,都在一针一线中“锦绣”出来,播种着孝心的萌芽!
2009年9月,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又名“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宋元以来,作为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性、装饰性的丝织品,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于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盛名。 缂丝比刺绣更加精致奢华,有宋朝诗人为缂丝作诗为证:“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大师风采: 靳老师长期致力于缂丝的传承与推广,摹缂历代名人字画,复制宫廷缂丝、刺绣之藏品。肩负国家博物馆缂丝、刺绣艺术品的开发设计与复制工作,担任北京服装学院、传媒大学和北京工贸技师学院织绣教师的教学工作。 她的多幅作品被众多博物馆收藏,并获得金、银、铜等各类奖项;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文博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专业展览; 2015年作品被邀请参加法国卢浮宫、大皇宫、台湾佛光寺博物馆的展览。 活动流程: 1、缂丝艺术品欣赏(30分钟)。 在艺术馆欣赏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有百年历史的缂丝及刺绣珍品。 2、文化传承(20分钟)。 从女红起源、刺绣由来讲起,介绍传统刺绣样式,欣赏老绣样,学习传统针法。 3、亲自动手,感受刺绣艺术(60分钟)。 在艺术家和妈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一方丝帕的刺绣。 4、为妈妈献礼(10分钟)。 感恩母爱,体会反哺之情,为妈妈送上最美的节日礼物。 集合地点:北京耕织堂缂丝艺术馆(海淀区蓝靛厂南路5号香青园大酒店二层) 学员年龄:6-10岁 学员人数:20学员+20学员妈妈 活动时间:5月8日母亲节(周日)上午9:00-11:00 报名地点:综合楼B座303国学办公室 活动费用:150元(学费)+ 80元(刺绣所需材料费)=230元 名额有限,额满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