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孩子测智商? |
发布日期:2008-12-04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母亲:我是把孩子骗来测智商的 2006年11月1日下午,北京某医院的儿童智力测试室外,笔者遇到了一位焦急等待的母亲,她时而附耳在紧闭的门上屏气凝神地听,时而在走廊里不安地踱着步子,她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在里面做测试。 “这孩子玩游戏特别灵,就是学习不入门,应该不会是弱智吧?”刘女士一脸无奈地说:“10月中旬,儿子的班主任找到我,说孩子的成绩在全班倒数三名内,有几门功课成绩比较低,可能是智力有问题,让我带儿子到医院测智商。担心儿子不同意,我就骗他说是来看嗓子。但到了医生办公室门口他就明白了,一边说‘我不傻,我不测’,一边往后退。”回想起刚才的一幕,身为母亲的她眼睛湿润了。 刘女士还记得老师说:“查回来看孩子哪方面不行,咱们制定新的计划好好教育,让他顺利毕业,这对孩子有好处。”为了让刘女士不要担心,老师还告诉她,去查智力的不只是她的孩子,学校对全年级6个班中的落后学生都给出相同的建议。 “是不是查完肯定会有问题?如果孩子的学习确实不行,我们想办法补回来。但是如果是用一个弱智证明换来的学习机会,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侮辱,孩子背了一个智商有问题的坏名声,以后的学习环境会很恶劣,难免会自卑,正常孩子都会变得不正常了。”刘女士不无担心地说。 医生:测智商不能伤害孩子敏感的心。 医生:水果。 学生:用来吃的,不让我们上火。 医生:改善。 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 这是医生在给一个小学生测智商。小学生说,他来做“检查”是因为学习成绩总在班里排最后几名。30分钟后,测试结果出来了,孩子的智力水平正常。医生告诉母亲,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但是不善于思考,回去后可以引导他多动脑筋、多想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智力测试中心的医生告诉笔者,最近家长带孩子来测试智商的特别多,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要求测试或家长主动要求测试的。测试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等内容。测试方法是通过医生跟孩子的交流,检测孩子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注意力,以及大脑的反应能力。最后采用电脑分析的方法得出一个评价结果。 医生说,每天来这里做测试的中小学生至少有八九个,很多孩子表现得非常敏感,甚至一进门就问:“阿姨,为什么要给我做检查呀?我又不傻。” “对于低龄儿童,我们通常会告诉他们,这只是在做游戏,而不用‘检查’或者‘看病’的字眼。”医生解释说,随着孩子所学知识难度的增长,有的孩子开始表现出对知识的敏感度差。智力测试实际是对孩子的一些能力进行细化,然后做出评估。
专家:测试结果不要向孩子透露 该不该给孩子测智商?北京同仁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洪宝瑟认为,通过测试智商来寻找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这种做法的初衷很好,家长应该正面理解。 其实,智商测试和普通的身体检查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定期进行心脏、脑部等一系列检查。一旦发现问题或缺少某种元素,就及时治疗或补充,从而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智商测试也是一样的。通过检测可以找出自身数字、空间、逻辑、词汇、记忆能力欠缺的部分,用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再提高或补充。在发达国家,给孩子测试智商的行为很普遍,但要注意方法,最好不要向孩子本人透露。 北京大学心理研究所的郭勇博士说,对待智商测试结果应该避免陷入以下两个误区。 一个是智商低等于不成功。目前国际通行的智商测试通常由语言、数字和图像等三部分内容组成。但实际上,人的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如音乐、运动、人际关系、心理调节等方面。以目前的智商测试手段是不可能将其全部测出来的,而且孩子的很多潜能有可能在后天的培养中被激发出来,不能说智商指数低将来就一定不能成功。 另一个是一“测”定终身。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实验,选出若干名学生,事先不透露真实情况,随意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任意指出一组是智力好的,另一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发现,被称为智力好的一组学生的智力果然好起来,而另一组成了不好的。这说明人的智力是变化的,一次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进行智商测试呢?北京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的吕主任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孤僻、胆小、学习成绩太差、成绩极度不平衡等症状的儿童可以进行智商测试,让心理专家对孩子欠缺的某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但不必让孩子知道测试的结果。 来源:《中国妇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