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方百计的伤害——我们该如何守护孩子的神经与智力? |
发布日期:2025-07-16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铅:一种“零容忍”的剧毒元素,为何儿童首当其冲? 铅与人体所需的铁、锌等微量元素截然相反,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无益的重金属元素。科学界和医学界的共识是,铅对儿童的危害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即便是极低水平的铅暴露,也可能对孩子正在高速发育的身体,特别是其娇嫩的大脑,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害。
一、铅,到底有哪些影响? 铅一旦进入人体,会迅速融入血液循环,侵入神经、血液、消化、免疫、内分泌等几乎所有系统。 直击核心——神经系统损伤:这是铅毒性最致命的危害。大量研究明确证实,儿童的血铅水平与其智力发育商(包括适应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铅中毒儿童的智商(IQ)得分会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并且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攻击性强、忧郁、社交退缩和破坏性行为等问题。 鸠占鹊巢——干扰必需元素代谢:铅在人体内会“伪装”成钙、铁、锌等有益元素,并与它们竞争,扰乱身体的正常代谢平衡。因此,高血铅水平常常伴随着缺钙、缺铁(贫血)和缺锌,这会进一步加剧对健康的损害。 二、为什么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同样的铅污染环境下,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生理原因: 吸收多,排出少: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其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可高达50%,约为成人的5-8倍,而身体排泄铅的能力却远低于成人。 独特的行为习惯: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用嘴探索世界,频繁的“手-口”动作(如吮吸手指、啃咬玩具)以及在地上爬行玩耍,大大增加了他们摄入环境中铅尘的机会。 发育中的“软肋”: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高速发育期,“血脑屏障”功能尚不完善,这道保护大脑的防线相对薄弱,使得铅这种“嗜神经毒物”可以长驱直入,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呼吸带更低:空气中的铅尘颗粒由于密度较大,多积聚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空气中,这个高度正好与儿童的呼吸带完全重合。 三、铅从何而来?我们身边的暴露风险源 了解铅的来源是预防的第一步。我们生活中的铅源远比想象的更广泛。 工业污染源:这是我国发生群体性铅中毒事件的最主要原因。铅冶炼厂、铅蓄电池企业、含铅颜料和涂料生产等是主要的污染源头。生活在这些企业周边或下风向区域的儿童,血铅超标风险极高。 食物与饮水:消化道是儿童摄入铅的最主要途径。 (1)被污染的农作物与土壤:生长在工业区附近或被污染土壤上的蔬菜、粮食,其铅含量可能超标。 (2)高风险食品:一些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如皮蛋/松花蛋)、老式爆米花机制作的爆米花都可能含铅较高。 (3)含铅器皿:部分色彩鲜艳的釉上彩陶瓷餐具,如果质量不过关,在盛放酸性食物(如果汁、醋等)时可能析出铅。 (4)饮用水:老旧的输水管道(部分为铅管或铅焊接)以及某些水龙头,可能导致饮用水铅含量超标。早晨初次放出的自来水风险相对更高。 生活环境中的“隐形铅”: (1)粉尘与土壤:这是儿童铅暴露的一大来源。来自工业排放、含铅汽油(虽已禁用但影响犹存)的铅沉降在土壤和灰尘中,通过开窗、鞋底等被带入室内。 (2)含铅油漆:老旧房屋剥落的墙皮、漆面,以及一些涂有含铅油漆的旧家具或玩具。 (3)二手烟/三手烟: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铅。研究证实,家庭成员吸烟会显著增高儿童的血铅水平。 (4)其他:部分不合格的玩具、文具(如部分蜡笔、颜料),以及民间用于治疗惊厥、腹泻的偏方(如铅丹、红丹粉)。 四、如何识别警报?铅中毒的症状与诊断 铅中毒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普通的生长发育问题而被忽视。 关键信号: >智力、情绪与行为的负面改变 (1)智力与学习:出现原因不明的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2)情绪与行为:变得烦躁易怒、多动、具有攻击性、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交退缩或表现出忧郁倾向。 >阻碍身体发育 研究发现,铅暴露与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呈负相关。孩子可能出现生长迟缓、食欲不振、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贫血)等问题。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腹部隐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诊断的“金标准”:静脉血血铅检测 不论症状如何,诊断铅中毒的唯一可靠指标是静脉血血铅检测。发铅、尿铅等指标不能准确反映近期的铅负荷水平,不作为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卫生部门的指南,儿童血铅水平的分级和意义如下: • < 100 µg/L:相对安全,但仍需强调,任何水平的铅暴露都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 100-199 µg/L(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高铅血症”,需要立即进行环境和行为干预,寻找并切断铅源。 • ≥ 200 µg/L(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可诊断为“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 200~249µg/L。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 250~449µg/L。 • ≥ 450 µg/L:为“重度铅中毒”,必须在医院由专业医生监护下进行药物驱铅治疗。 五、科学应对:铅中毒的治疗与康复——信心与行动 一旦确诊,家长切勿惊慌失措或盲目听信偏方,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综合措施。 • 第一原则:立即、彻底脱离铅暴露源! 这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在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下,仔细排查并切断孩子一切可能的铅接触途径。否则,任何治疗都将是事倍功半。 • 核心手段:营养干预 这是对抗铅危害的“防御性武器”,对所有血铅超标的儿童都至关重要。 (1)补充必需元素:确保孩子摄入充足的钙、铁、锌。因为这些元素在肠道内会与铅离子竞争吸收通道,充足的营养素能有效减少铅的吸收。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豆制品;富含铁的有红肉、动物肝脏、木耳;富含锌的有坚果、贝类海产。 (2)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橙子、青椒),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并与铅结合形成无毒化合物,随尿液排出。 • 最终武器:药物治疗(驱铅疗法) 请务必注意: 驱铅疗法仅用于中、重度铅中毒患儿(通常血铅水平≥450µg/L),且必须在医院由专业医生严密监护下进行。切不可自行购买或使用所谓的“排铅保健品”或药物。因为驱铅药物在排出铅的同时,也可能带走体内的有益元素,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康复之路是一个长期过程。 康复期需要定期复查血铅水平,评估智力和行为发育状况,并持续进行营养和环境干预,防止二次暴露。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和干预,绝大多数儿童的血铅水平能够恢复正常,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六、防患于未然:每个家庭都能做的预防清单 预防远胜于治疗,每个家庭都应行动起来,为孩子打造一个“无铅”的安全空间。 环境清洁 1、经常用湿拖布、湿抹布清洁家居环境,有效去除含铅粉尘。 2、从事涉铅行业(如蓄电池、冶炼、油漆工等)的家长,下班后应更换衣物、洗澡后再接触孩子,并将工作服与家人衣物分开清洗。 3、坚决不在室内和车内吸烟,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三手烟。 个人卫生 1、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认真洗手的习惯。 2、勤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吸吮手指和啃咬玩具、指甲、衣角的习惯。 3、确保孩子的玩具安全无毒,定期清洗。 饮食安全 1、保证均衡营养,特别是保证膳食中钙、铁、锌的充足摄入。 2、少吃或不吃皮蛋、老式爆米花等高风险食品。 3、选用有质量保证的儿童餐具,避免用色彩过于鲜艳的陶瓷器皿长时间盛放果汁、醋等酸性食物和饮料。 4、早晨第一次用自来水时,先放水1~3分钟后再取用,以减少管道中可能析出的铅。 结语:知识是最好的防护 儿童铅中毒是一个严重、隐匿,但完全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家长的警惕、科学的知识和积极的行动,是保护孩子免受铅伤害的最强防线。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孩子的健康,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
来源:重庆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