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视点/金星明:运动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性 |
发布日期:2025-04-22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摘要:运动和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儿童早期发展以运动建立身心和大脑的联结。运动技能较早出现,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运动能促进儿童的认知、情绪调控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儿童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婴幼儿运动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心理和环境因素。儿童运动发展须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 关键词:运动 早期发展 大脑 儿童 作者简介:金星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顾问 人类本是天生的运动家,运动始于生命之初。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我们首先观察到的是儿童的运动发育和行为,由此及彼,逐渐发现运动也促进了语言、情绪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运动的关键作用是强健或改善大脑。[1-2]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年幼儿童通过运动技能的发展及以运动为形式的学习,促进语言、情绪和社会技能的发展。[3] 一、运动促进儿童大脑发育及其功能发展 大脑由1000亿个类型各异的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需要从其他10万个神经元那里接收信息输入后,才会传递自身的信号,而80%的信号由两种神经递质传送出去,即谷氨酸盐刺激神经冲动,开始一连串的信号传导;γ-氨基丁酸则抑制冲动。在大脑传递信号过程中有三种神经递质,即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它们起到调节信息流的作用,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中这些神经化学物质的平衡。此外,运动可以增加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思维、情感与运动之间至关重要的生物学纽带,能够促进儿童的记忆和学习。 在大脑发育的基础上,儿童早期发展最先展现的是运动技能,即运动先行。其他如语言、依恋、亲子关系、共同注意、情绪调控、同伴交往在儿童早期发展中也是通过运动的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有的放矢且趣味性的运动促进了儿童早期的各种技能发展。因此,运动在儿童早期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 二、儿童早期发展中的运动技能发展 儿童早期运动并非常人所想的仅限于走、跑、跳等大运动。从发育行为儿科学的视角看,儿童早期运动包括三类:一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身体的大运动;二是手的精细运动;三是口腔运动。这三类运动既相辅相成,又具备各自的功能。儿童早期运动发展无论在范围上还是速度上的变化,都是以后人生中任何时期都无法超越的。 这三类运动的发展意义如下:身体的运动如抬头、坐、站、走、跑等的发展是儿童显而易见的重要技能,其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由近及远的规律。大运动技能的发展使儿童能够进行日常活动、运动与游戏,在儿童早期逐渐扩大了自身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探索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手的精细运动如抓取物体、涂鸦、使用餐具及其他工具、扣扣子、穿脱衣服等需要视感知、眼-手协调、注意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配合。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使儿童能够逐步掌握日常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及独立技能,并且习得绘画、拼图和书写等技能。口腔运动如从学会吃奶到成人饮食、从牙牙学语到清晰发音,均需要口腔肌肉张力与强度,以及口腔感觉功能如口腔触觉、本体感觉和味觉的发育和发展。口腔运动技能的发育能够确保儿童成长过程中适当的食物摄入,又能促进儿童在6岁前学会正确的语音及言语,为入学做好准备。[5]表1罗列了儿童早期三类运动的发展进程。[6-7] 三、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涉及三类:一是生物因素;二是心理因素;三是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又有好坏之分,好的因素促进运动发展,坏的因素阻碍运动发展,详见表2。 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儿童科学运动。对于出生至1岁的婴儿,可以按照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安排被动式的运动,扩大儿童的视野,从仰卧位发展到直立位;对于2~3岁的儿童,可在成人引导下发展行走、开口说话和游戏的主动运动;3岁后,主动运动更为精细和多样,并用于交友和学习更多的技能。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将运动科学化、趣味化,通过各种游戏或玩耍的方式,赋能早期儿童,开发他们的潜力。[8-9] 然而,我们看到一些存在养育焦虑的家庭会产生对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不良影响因素,如过度保护、担心儿童在大运动中太累、受到意外伤害等,致使儿童怕运动或不愿运动;在精细运动如手的动作发展方面,家长大包大揽,甚至对3~4岁的儿童还喂饭;在口腔运动方面,由于进食过于精细而造成儿童早期生长迟缓或营养不良;屏幕暴露过度影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和人际交流,同时,缺乏运动及受食品广告效应的影响,还会带来肥胖问题。 四、儿童早期运动建议 基于运动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及各国相关学术组织均围绕早期儿童发展颁布了运动指南或身体活动指南。WHO在2019年首次发布了《5岁以下儿童运动、静坐和睡眠指南》[10],其中指出不能自主行动的婴儿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俯卧位伸展;1~2岁儿童每日开展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至少达180分钟;3~4岁儿童的每日活动时间也至少达180分钟,但其中包括至少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多则更好。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编制《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该指南对婴幼儿身体活动的推荐基本与WHO颁布的指南相一致。[11]从学术领域来看,我国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领域将儿童早期发展列为专业的重中之重。发育行为儿科既注重婴幼儿早期健康促进,也注重高危儿或残障儿的早期干预[12],并强调儿童早期发展的医教整合,指出早期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13]除此之外,近年来医学和体育的结合也悄然兴起,对于正常的早期儿童,提倡体育游戏;对于好动、情绪调控问题儿童和超重儿童,提倡寓教于乐的运动来干预其不良行为问题;对于4岁以上儿童,通过多样化活动发展身体大运动,如走、跑、跳、投及拍、接、抛球的物体掌握能力,初步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意识,同时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调控起到积极的效应[14];对于特殊儿童,可开展诸如注意缺陷的有氧运动训练、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身体活动干预[15-16]及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的运动训练。 总之,运动对于儿童早期发展至关重要。运动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科学的运动,是基于儿童不同的年龄时期推荐适合儿童早期发展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儿童养成从小就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并持续终生,让生命充满活力和欢乐。 [参考文献] [1][美]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运动改造大脑[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27-48. [2]关宏岩.关注儿童早期运动促进与体质健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5):465-468. [3]朱宗涵,曹彬.儿童早期运动发展与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3-6. [4]黎海芪.实用儿童保健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5][美]阿诺德·格赛尔.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学前儿童生活指南[M].桑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0-57. [6]刘明霞,花静.电子屏幕暴露对儿童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30(1):62-66. [7]郭建军,王超.运动能力与儿童早期发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6):591-598. [8]刘毅,李明灯.户外体育游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69-71. [9]童梅玲.重视儿童早期发展中运动能力的发展与习惯的培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6):581-583. [10]张长浩,许巍,申昆玲.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解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7):1281-1284. [11]《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编写委员会.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0-36. [12]金星明,静进.发育与行为儿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92-202. [13]金星明,李廷玉.儿童发育行为诊疗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348-354. [14]D’cruz AF, D’souza NJ,Downing KL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 regulation in early childhood:A systematic review. [J].Obesity Review 2024,25:e13657 [15]Teh EJ.vigayakumarR,Tan TXJ 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stereotyped motor behaviors in children with ASD: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6]Chen S,Zhang Y,Zhao M et al. Effects of therapeutic horseback-riding program on soci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systeme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J.Environ.Res.public health.2022,19,14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