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里的中国”第四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六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启动仪式和雅集交流活动在京圆满举行 |
发布日期:2025-04-20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2025年4月20日下午,“诗画里的中国”第四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六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启动仪式和雅集交流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圆满举行。来自香港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何明华会督银禧中学等十几所学校的40名香港青少年和来自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等多所学校的100多名内地青少年共同参加了启动雅集交流活动。活动以“河山锦绣”为主题,通过诗词诵读、艺术展演、互动游戏等形式,为内地与香港青少年搭建了文化共融的桥梁。 活动在情景朗诵《循二十四节气之序,奏可持续发展之章》中拉开帷幕,中国儿童中心的学员们吟诵串联起节气文化与生态理念。随后,中国儿童艺术团献上舞蹈《礼仪之邦》,衣袂翻飞间尽显华夏礼仪风范。北京黄城根小学房山青龙湖实验小学的许羽凌以古筝独奏《洞庭新歌》,指尖流淌的琴音如涟漪般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灵动画卷;香港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的黄海伦则以铿锵之声朗诵《情系中华》,句句饱含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雅集交流中,中国儿童中心国学院学员王新宸的古琴曲《梅花三弄》清冷孤傲,与香港学生梁善茹(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的古筝《四段锦·清风弄竹》交相呼应,传统器乐对话间流淌着文化共鸣。随后,香港学生梁均溢、洪静、徐娇、何洛呈、孙文谦、黄智带来诗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声情并茂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赞美。 飞花令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围绕“家”“国”“山”“河”主题字,京港学子争相吟诵诗词佳句,从“黄河远上白云间”到“家祭无忘告乃翁”,少年们妙语连珠,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 中国儿童艺术团国际合唱团以清澈童声演绎《小池》,宛如春风拂过荷塘;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的亮相更添震撼,层峦叠嶂的水墨山河引得观众连连赞叹。活动尾声,青少年代表齐声朗诵《诗画里的中国》,声浪如潮,将文化传承的炽热情感推向顶点。 北京怡海中学的杨婧琪分享:“希望未来我们能与粤港澳朋友们一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古诗里的‘少年’,眼里有‘星辰大海’,心里装着‘千年月光’!“北京良乡二中的陈静分享:“尽管北京与香港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我们两地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却是相通的。”香港英华书院的梁均溢同学分享:“通过参加比赛和活动,看到其他获奖的优异作品,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用灵魂之窗看世界,通过观察享受生活之美,书画和诗词都是我们共同的根。”活动最后,京港学子以诗明志,互赠寄语,一枚枚书签上,“同根同源”“诗画传情”的墨迹犹未干透。 中国儿童中心对外交流中心主任余冬云在致辞中表示,望内地与香港的青少年主动担当文化使者的责任,将爱国爱港的赤子之心融入诗词创作、书画挥毫,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香港青少年知行书院发起人沈燕玲指出,文化的交融让京港青少年心手相连,期待香港少年儿童在学习中华文化中,筑牢爱国爱港意识。 “诗画里的中国”活动从2022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吸引内地与港澳数万名青少年踊跃参与。第四届活动启动仪式以雅集交流的形式拉开序幕,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又是一次心灵的共鸣。京粤港澳青少年以诗画为媒,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赓续文化血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青春活力。中国儿童中心将继续携手各界力量,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助力青少年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