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儿童发展》2025年第1期正式发行! |
发布日期:2025-04-1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本期文章精彩导读 本刊视点: 运动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性 金星明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顾问 摘要:运动和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儿童早期发展以运动建立身心和大脑的联结。运动技能较早出现,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运动能促进儿童的认知、情绪调控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儿童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婴幼儿运动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心理和环境因素。儿童运动发展须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 关键词:运动 早期发展 大脑 儿童
调查研究: 父亲婚姻满意度对3~6岁幼儿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父亲参与教养的中介作用 张一帆1 岳亚平2 袁昊杰3 1.宁波开放大学助教 2.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河南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通讯作者) 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 摘要:婚姻满意度不仅影响着父亲参与教养的态度和行为,也深刻影响着幼儿社会适应的发展。为探讨婚姻满意度对3~6岁幼儿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通过分层抽样,从H省3个地区抽取12所幼儿园,以635名幼儿父亲为研究对象,对婚姻满意度、父亲参与教养和幼儿社会适应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父亲婚姻满意度、参与教养和幼儿社会适应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父亲婚姻满意度能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社会适应积极特征(敏感合作),负向预测幼儿社会适应消极特征(愤怒攻击和焦虑退缩);(3)父亲参与教养在婚姻满意度和幼儿社会适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此,本文从父母、教师和社区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提升父亲教养行为,促进幼儿社会适应。 关键词:婚姻满意度 父亲参与教养 幼儿社会适应
家庭支持与3~6岁学前儿童独立性的关系研究 李 攀1 徐佳羽2 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通讯作者) 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为探讨家庭支持与学前儿童独立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法,选取S市710名3~6岁学前儿童家长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6岁学前儿童的家庭支持及独立性总体处于较好水平,但游戏支持及自我控制得分相对较低;家庭支持与学前儿童独立性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中游戏和教育支持对于学前儿童独立性中各维度的预测力不同,家庭支持水平越高,学前儿童独立性的发展越好。同时还存在游戏支持得分相对较低、家长在对学前儿童提供支持时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等问题。因此,父母应重视家庭支持对独立性发展的影响,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树立科学家庭支持观念,合理引导学前儿童独立性发展;同时注重家园共育,更好地促进家庭支持水平的提高及学前儿童独立性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独立性 家庭支持 学前儿童发展
人才队伍: 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邵雨琪1 岳慧兰2 王英杰3 1.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2.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通讯作者) 3.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摘要:为探讨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资本中介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浙江省11个县市的2939名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采用幼儿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心理资本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工作倦怠量测评表,利用工作需求-资源模型(JD-R)深入分析影响职业倦怠的具体因素以及各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职业压力、心理资本、领悟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两两显著相关;职业压力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职业压力预测职业倦怠的直接路径和心理资本中介的前后半路径,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早期学习: 促进幼儿科学领域深度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 李瑷捷1 蔡文伯2 1.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2.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摘要: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通过兴趣和问题解决的内在动机引导,激发幼儿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深度学习强调积极情绪、问题解决、动手制作、同伴合作、评价反思,与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学习方式存在逻辑一致性。本研究从激发兴趣与挖掘经验、提供支架与设计任务、优化材料与创设环境、提出问题与创造情境以及实施提问与鼓励评价多元化五个教师支持策略入手,探讨了如何提升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实践表达和支持策略。这些指导策略有助于构建起科学领域与幼儿深度学习之间的桥梁,为幼儿的科学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与支持。 关键词:幼儿深度学习 教师指导策略 科学领域
托育标准与实践: 屏幕暴露对3岁幼儿表达性语言发展的影响: 亲子互动的中介作用 韩春花1 胡家欣2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通讯作者) 2.广东省军区第一幼儿园教师 摘要:为探究屏幕暴露对幼儿表达性语言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取302名3岁幼儿家长收集幼儿屏幕暴露情况、家庭基本信息、亲子互动情况,采用Gesell量表评价幼儿表达性语言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表达性语言发展水平在性别、家庭结构、主要带养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屏幕暴露的时长、内容、形式、家长陪伴方式和屏幕迁移上存在显著差异;屏幕暴露、亲子互动与3岁幼儿表达性语言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亲子互动在屏幕暴露与3岁幼儿表达性语言能力间起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屏幕暴露观念,建立科学的养育理念;重视科学的屏幕使用,合理引导幼儿屏幕暴露;营造良好的家庭媒介生态,进行高质量亲子互动。 关键词:3岁幼儿 屏幕暴露 表达性语言能力 亲子互动 0~3岁城市婴幼儿家庭照护特征、送托需求与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郭明雯1 蔡 弘2 丁仁船3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2.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安徽省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3.徽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通讯作者) 摘要:“幼有所育”已成为一项关系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民生议题。高质量的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配套支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婴幼儿家庭照护特征和送托期待是新时代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通过对合肥市1501个城市婴幼儿家庭的调查分析发现,现阶段隔代照顾已不足以应对精细化育儿的挑战,现代育儿理念的建立使婴幼儿多重维度健康引起家长关注,家庭从“重托”到“重育”的理性需求和育儿焦虑呼唤兼具公办低价、便捷灵活、保教融合、品质保障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时代托育服务是一个价值诉求复合型行业,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福祉和婴幼儿健康成长,更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的永续发展。未来,应当秉持家庭发展、生育服务和儿童成长的整体视野,发展将婴幼儿置于服务核心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重视婴幼儿早期发展;二是丰富办托方式,增强普惠托育可及性;三是优化服务内容,促进托育供给精准化;四是提升保育品质,发展普惠托育新模式。 关键词:普惠托育 照护特征 代际育儿 送托决策
研究转化与实践模式: 儿童友好视角下澳大利亚幼小衔接的经验与启示 林文琪1 张超威2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已成为国际学前教育所关注的重点议题。但是在幼小衔接的实际工作中,成人往往以主导者的视角从结果导向出发掌握着其中的话语权,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基于儿童友好视角更为高效合理地实现幼小衔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澳大利亚幼小衔接体系的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幼小衔接注重从儿童友好的视角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倾听儿童的意见、重视多方合作、关注弱势儿童等。 这为我们探寻本土化幼小衔接治理体系与质量提升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儿童友好 澳大利亚 幼小衔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