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美】第5届 | 春天的邀请:萌萌的娃遇见美美的春…… |
发布日期:2024-05-1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人是大自然的儿女,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成长需要。 近年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在中国儿童中心的部署下,中心副主任杨彩霞指导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秉持“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的办园理念,实验幼儿园作为北京市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实验园示范先行,老师们充分挖掘自然的育人功能,不断完善亲自然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大自然的“活”、美丽、有趣,吸引着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大树的怀抱、看小蚂蚁搬家、闻花的芬芳、踩雨后泥土的厚软……孩子们通过看、听、触、味、闻等,体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形、色、声,从而更加喜欢亲近自然。 如今,在开放的自然场域中,孩子们自主游戏、自主学习、自主生活,五大领域融合,室内室外活动贯通、破除区域界限、班级互动,材料多元,孩子们每天都有新体验、新发现。 童 趣 东风无力花自残, 红粉撒落浅草间。 萌童急步笑声传, 飞接落英坠手边, 始觉瓢盆盛空浅。 众人观娃闹春天, 驻足忘归忆童年。 2024年4月18日,中二班组织家长与小朋友们小手拉大手,来到种植园,孩子们劳动起来特别认真、卖力。他们争先恐后地在松软的泥土面撒上西红柿种子、胡萝卜种子,然后盖土,再悉心浇水。劳动后,幼儿们盯着埋有种子的园子,眼里全是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看见自己的小番茄、胡萝卜种子已经出土、发芽、茁壮成长。 小二班种植的樱桃萝卜已经长出小苗苗啦!小朋友们定期给菜苗浇水,观察、记录着小菜苗的生长变化,收获快乐和满足。 小朋友们通过种植蔬菜,精心养护,懂得生命的意义,感悟种子破土而出的力量,内化于心,自发地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 儿童天生就有调查或探究的本能。在美丽的春天,孩子们探索花的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和香气,辨别风的方向,聆听鸟儿的鸣叫及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看见啦!这2朵牡丹花是浅浅的绿色!我来拍一张绿色的小牡丹花!老师告诉我们,这几朵豆绿色的牡丹花很神奇,一周左右就会慢慢地变成白色的牡丹花!我们要保护好这些神奇而美丽的花朵,让更多的人都能欣赏到它的美丽,看见它的与神奇。 在牡丹园,深红色、纯白色、紫粉色、亮黄色的牡丹花暗送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孩子们在牡丹园嗅嗅牡丹花散发的香气儿,用手体验一下牡丹叶的触感,用眼观察牡丹花的形状和颜色,在纸上用七彩笔画着自己眼中的牡丹花。画牡丹,孩子们乐此不彼;观牡丹,孩子们百看不厌。牡丹园成了孩子们每天必到的打卡地。 “怕痒痒”的树 有一天,大一班的小朋友们去户外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有小朋友发现有几棵树与别的树不一样,别的树已经枝叶很多了,那几棵树的树枝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嫩叶芽。小朋友们产生了好奇,经过请教园林叔叔、问老师和上网查资料得知,那几棵“不一样的树”是紫薇树,也叫“痒痒树”。 “哈哈,痒痒树,是特怕痒痒吗?我想去挠挠它们。”“我也想去挠挠‘痒痒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孙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追随儿童,与孩子们开展了“探寻痒痒树”的活动。 “真的这棵树怕痒痒!我轻轻一挠,那高处的枝叶在不停地抖动。”“好神奇啊,我也看见啦,这边的枝叶在动!”孩子们被“痒痒树”的神奇吸引了,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 孩子们经过找寻,发现中心亲子广场、艺术宫广场、B座大楼前,都有“痒痒树”,有了新发现,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 走进童心世界: koko:我去挠痒痒树时,感觉里面好像住着一个人,因为一挠它就动。我挠低一点的地方,痒痒树上面的树枝就会动的很厉害,明明这树干摸上去就是普通的感觉。 菡菡:一挠痒痒树,它上面的枝叶就会动,连涂上白灰的地方一挠也会动。它的老叶子是带红边的,新叶子就有点黄。 球球:我挠了好几遍它依然是很怕痒痒,痒痒树的皮摸上去感觉很平 ,当时我摸了其他的树,就感觉很粗糙。 洋洋:我发现了痒痒树的一个根茎能伸出很多条粗粗的树干。有些树枝很敏感,我轻轻一挠,枝叶也会动的很厉害,有些枝叶反应就很弱,即使我挠的很厉害,它也不怎么动。 cc:我觉得痒痒树和我一样,有人的基因,和我一样会怕痒。 中七班孩子们在中心大院子里“寻找春天”,探索春天花的种类、颜色、样态等,借助家长助教“寻花记”活动感知牡丹的花、叶与芍药花叶的区别;通过家园共育活动体验樱花树下的欢乐时光;通过大人的讲解解密丁香花的花语和寓意…… 中五班 中七班的主题活动:幼儿园里的花 夏 客:春天,小动物都来草地上玩儿了,我喜欢春天。 贾子乐:春天是花儿都开了的季节,树木和小草都绿了。 家长助教——中心里的花(中九班) 中九班通过家长助教,孩子们习得植物的功能,叶子的形状、花的颜色,认识了丁香、连翘、玉兰花和贴梗海棠等不同的叶子、不同的树、不同花的名称及中心大院子里一些花树的位置,知道了植物的多样性;习得有的植物可以食用、可以入药等,感知到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中 十 班 彬彬:我看见了红蚂蚁在抢黑蚂蚁的家,我抬头看见了气球,我一边观察蚂蚁,一边看气球。 儿童参与,儿童友好,中十班班里活动凸显儿童的主体性,孩子们在舒适的环境里,亲近自然,自主游戏、自主学习、自主生活。 大自然是我们的游乐场!“看,我的纱巾飞起来啦!”“我们追着风跑啰!”“喜鹊叫喳喳的,它好高兴啊!”中九班、中二班的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呼着、奔跑着,“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中二班、中九班的小朋友在听小鸟欢快的叫声中,找出了风的方向,高兴地跑动起来。 表演唱《春晓》(中九班) 春风轻拂,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中九班的小朋友们在春天的大舞台——春天音乐会上,表演唱古诗《春晓》,每一位孩子都自信地表演、表达,沉醉其中。 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守护蓝色地球,共塑绿色未来,小朋友们一起珍爱地球,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行动。 近年来,随着四季盛典——春之美、夏之乐、秋之趣、冬之语等活动的纵深推进,中国儿童中心大院子里的“一棵棵树”“一朵朵春花”“一池清水”“一座假山”“一块沙地”“一片竹林”等资源成了孩子们自主游戏的生成点,孩子们在适儿的场域里,自主游戏、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赏花鉴叶,追光踩影,成就幸福童年,润物细无声地提升了幼儿及家庭的生态文明素养,教师、幼儿共成长。 2024年是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第五届春之美”,4月18日、23日,实验幼儿园分别举办了主题为“大手牵小手,爱在春天·乐享自然”“大手拉着小手走,春风十里‘趣’春游”两场“春之美”活动,孩子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穿着春天花草叶等装饰的盛装,戴着精心制作的头饰,在欢快的乐曲中,载歌载舞,舞动春天,共享“第五届春之美”! 隆重的入场仪式开始啦!在儿童友好的氛围下,大班组哥哥姐姐与小班弟弟妹妹小手拉大手,在微笑满面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关爱的眼神里,迈着欢快的步子入场啦! 在入场仪式上,孩子们在《听我说》《上春山》《春雨沙沙》等乐曲中,踏着欢快的节奏,挺着胸脯,喊着班里的口号,“中一中一,聪明伶俐,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中二中二 ,花草我爱,热爱自然”……举着班牌,精神抖擞地走进会场;“爱在春天,乐享自然,家园同乐,趣味无限”家长们洪亮的声音在回荡,给“春之美”活动再添活力。 大小班组 大 一 班 《迎春归·品春味》幼儿和老师一起将荠菜摘洗干净,开水汆烫,切成小段,用盆将棒子面、面粉1:1的比例活成面团,将荠菜与面团混合揉匀,用手将面团揉成窝头的形状,静置在托盘中,包好保鲜膜,将醒发好的面团送到厨房蒸制。 大 二 班 《当春天遇上扎染》:老师和幼儿自选扎染需要的工具,操作布的折叠方法,共同体验扎染的乐趣。师幼再尝试用扎染的不同方法---如滴染、晕染、点染的方法等创作出自己的“春天染布”。 活动前的准备: 大 三 班 《把春天装进袋子里》:孩子们通过绘画、制作手提袋感受春天与自然的美好,萌发保护自然的情感,了解塑料袋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能够区分纸袋、无纺布袋、帆布袋、塑料袋的特点与环保的关系。主动参与同环保有关的艺术制作活动,创作富有创意的环保手提袋。 大 四 班 《筝春色·享春趣》: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风筝文化——风筝的起源、发展和传统文化背景等。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风筝作品,引导幼儿们观察风筝的形状、色彩和图案,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师详细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如何剪裁纸张、绑竹条、绘制图案等,绘画装饰风筝,现场放飞风筝。组织幼儿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让幼儿感受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的喜悦,加深对风筝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走进童心世界: 梅兮: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制作风筝,我用彩纸、订书器和线制作成了一个风筝,最后做好了!我还给我的风筝装饰了一些花纹和图案,很开心! 李映彤:风筝有多种多样的,我今天做了两种不一样的风筝,一个是折纸风筝,一个是用卡纸和一次性筷子做的风筝,之前,在班里老师带着我们做过折纸风筝,所以我很快就做好了,两种风筝都成功飞起来了! 江欣宸:今天我很开心,做了风筝,也放了风筝,还画了环保袋,最后还玩了水管游戏! 大 五 班 《自然探索馆》:通过孩子们对自然事物的持续探索,了解多种植物的习性,学习种植的方法;在与同伴合作种植、观察、探究、操作、实验中,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大胆地运用各种材料、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植物的感受. 大 六 班 《让地球微笑,让万物呼吸》:环保主题时装秀“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等活动,通过家长小课堂知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节约资源,不乱扔垃圾,保护蓝色地球;通过废物利用开展时装秀,培养幼儿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萌发节约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和做文明小朋友的意识。 大 七 班 《水墨绘春》:利用自己收集的植物,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水墨画创作,鼓励幼儿水墨写生,绘出中心春日美景。 中小班组 中 一 班 《好玩的游乐场》:幼儿在草坪上利用多种材料搭建自己的游乐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快乐地荡秋千、玩绳索等;利用不同的材料,或者一种材料多种玩法,在游乐场里大胆创新,游戏花样不断翻新。 中 二 班 《我和风儿做朋友》:在草坪上,小朋友们探索利用轻吹的风或自己与同伴快速奔跑,让报纸、装满空气的大型塑料袋或丝巾飘起来,辨识风的方向和风的力量;启发幼儿思考在不用手移动纸杯的情况下怎么让纸杯进行移动。 中 三 班 《“瑜”快身心,感知自然》:制作风铃,在透明纸杯上作画,在卡纸上画自己对于春天的感受,再在作品下面挂上铃铛,挂在准备好的绳子上;老师带着幼儿做适合幼儿的瑜伽动作,感受春天的气息。 中 四 班 《泡泡乐翻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发挥创作力,动手制作自己的吹泡泡工具。可以选择提供的自制泡泡水材料,体验自制泡泡水的乐趣。 中 五 班 《指尖舞蹈,彩绘春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的景色,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大胆绘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样式进行脸部彩绘装扮自己。 中 六 班 《舌尖上春天的美味》:幼儿清洗干净小手,分组洗菜、切菜、和面。教师将切好的菜焯水,放凉后,幼儿开始分组制作菜团子;教师将制作好的菜团子放入蒸锅;幼儿收拾好自己的桌面工具,并将手洗干净;品尝自己制作的菜团子 中 七 班 《寻花摄影》:通过寻花打卡,让幼儿了解花的不同种类、习性和关于花卉的古诗。 中 八 班 《草地派对》:欢乐篝火,幼儿在篝火处围成圆圈,欢快地歌唱和跳舞,孩子们还两个人共同跳舞,手拉手一起跳舞。 中 九 班 《春天里的音乐会》:幼儿在舞台上开展恐龙话剧表演、作画、讲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中 十 班 《春天“筝”好》: “春之美”活动当天,师幼邀请了爸爸妈妈们一起做风筝。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风筝。孩子们自主探索,通过不断的尝试,掌握做风筝的方法,再自己设计出风筝图案,涂上漂亮的颜色,选择竹签、毛根、吸管或筷子等材料十字交叉,有支撑,选择合适的风筝线固定,完成制作。做完风筝后,孩子们成就感满满,跑到甬道试跑,看看自己做的风筝是否飞起来,只见他们先观察风的方向,来回跑动,观察风筝飞起来的样子,绿绿的草坪和甬道上传来了阵阵的欢声笑语。在奔跑中,孩子们手中的风筝越飞越高,与大自然的春色融为一体。 小 一 班 《玩转春天》:水乐园——压水机的多种玩法,上层有水,摁下按钮可以使上层水全部流到下层,上下按压四周手柄可以将下层水抽到上层;水上画布——放置有各色颜料、水枪、罩衣,小朋友可以将颜料装到水枪里,滋水枪进行涂鸦绘画。 小 二 班 《好玩的沙土游戏》:沙箱寻宝——幼儿自主选择工具进行筛沙、寻找宝石,并将找到的宝石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类;挖土游戏——幼儿能够利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挖土、和泥,亲近大自然。 小 三 班 《敲敲打打》:在活动中,幼儿拿着前期带来各种器物,跟着音乐一起敲击、伴奏,也可以利用找到的自然物当“敲打工具”敲打瓶瓶罐罐,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 小 四 班 《骑进春天》:装饰面具——结合春天的自然物,幼儿自由发挥,在面具上进行装饰、涂鸦、粘贴花瓣和叶子自然物等,装饰好后可将面具戴在脸上;通过骑小车,引导幼儿感知春天气候和树木、花草的变化,初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 五 班 《一起“趣”春游》:通过创设适儿游戏的场域,让孩子们在自然厨房、春日野餐、带娃娃去春游、捡拾自然物、巧手创作、寻找春天的痕迹的游戏中,去大胆表达描述自己对季节变化的发现,在自然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游戏中的发现和探索,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享受春天的美好,体验自然环境中游戏的不同乐趣。 小 六 班 《一起“趣”春游》:从前期的准备开始,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看到的、关注到的春天人事物,幼儿表达想要开展的活动,需要老师们提供支持帮助,老师们积极地回应。活动以户外娃娃家为载体,投放美工材料、软积木、帐篷、放大镜等,不同的区域场地兼顾到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全方面的发展。 小 七 班 《春天的颜色》:《找春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五颜六色的春天景物。认识身边不同的植物,通过寻找大自然的颜色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小 八 班 《春天里的天然画室》: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绘画纸箱、喷画、用捡来的自然物进行艺术创想,感受春天的气息。 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自然课程的实践、创新,孩子们在持续不断的自然探索中,幼儿与自然的对话,教师持续关注、保持好奇、欣赏记录、积极回应、放手赋能,满足每一位儿童的需求,尊重儿童个体差异,使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进步、都有发现,教师们看见儿童,倾听儿童,追随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 大自然美妙绝伦,博大精深,我们对自然的探索永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