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通知公告
整本书精读+特色文博探访研学|“慧读慧写”寒假阅读研学营开始招生啦!
发布日期:2024-12-26 浏览次数:76 字体:[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一直知道读书的重要价值,鼓励读整本书,同时也肯定行走的意义,鼓励游历研学。

如今,整本书阅读已经列入小学的阅读要求,语文教材和很多儿童阅读专家、机构也经常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但如果没有有效的精读方法和指导,孩子只是泛泛而读,囫囵吞枣,无法得到最大化的收获。

此外,走出去参观游览、沉浸探索式的研学也越来越受重视,研学带给孩子和阅读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二者相结合,往往可以产生更加有效的“化学反应”,也能给孩子们带来更深的印象,和更大的学习成效。

因此,今年寒假,我们开展“慧读慧写”阅读研学营,以“整本书精读+特色文博探访研学”为主要内容。为孩子们精选不同体裁特点的优秀童书,开展整本书精读和指导,促进阅读理解与写作运用,真正做到读有所获。也带孩子们走出去,走进博物馆,走进艺术殿堂,去感受、探索、发现,寓教于乐,于行走中开阔知识和眼界。

一、时间

2025年1月13日-1月17日(周一到周五)

二、招生对象

面向9-12岁儿童,儿童独立上课,家长不需要陪同。

三、主要内容

4天读完2本书,1天外出研学,教师每天进行课程小结:第一天、第二天:阅读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第三天:博物馆特展参观讲解+传统文化特色地标探访之旅第四天、第五天:阅读历史读物《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集·春秋故事》

课程提供精读用书、活动手册、写作练习资料、研学资料。一周课程结束后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研学营学习报告》

四、阅读书目介绍

两本书均适合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为孩子启迪智慧,丰盈心灵。

 1. 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意大利】卡洛·科洛迪/著 任溶溶/译)

语文教材推荐课外阅读体裁世界童话经典作品,被译成世界上两百多种文字,深受各国儿童欢迎多次被拍成动画片和故事片,对后来的童话创作产生巨大影响

 2. 历史读物:《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春秋故事》(林汉达/著)

语文教材推荐课外阅读体裁;

独特的、趣味十足的京腔京韵的口语化风格;

以讲故事的述事手法,讲述春秋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性、知识性、文学性、故事性集于一体,引人入胜、浅显易懂、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理解。

五、研学设计

上午探访中国电影博物馆,畅游光影艺术的世界;下午走进首都博物馆,探索历史的厚重与民俗的意趣。

1. 中国电影博物馆

深入了解电影的发展历史直观感受电影的艺术魅力从早期的黑白默片到如今的高科技特效大片,见证电影艺术的不断演进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环节,探索电影制作的流程,体会一部电影诞生的不易。

2. 首都博物馆

通过“古代厨房穿越”主题,了解青铜器的礼制、功能和艺术审美;

通过“婚礼、生子、祝寿、过年”四大主题版块,生动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生动体味老北京过年的传统习俗;

全面了解古都北京的历史发展

六、课程特色

1. 整本书精读

通过专业的引导和丰富的活动,对精选的优秀童书进行有趣又有效的整本书精读。

练方法——通过练习和指导,帮助中高年级学生熟练运用朗读、默读、浏览、批注等阅读方法;

抓理解——通过专业的阅读评测,帮助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把握关键情节,评析主要人物;

练表达——通过丰富有趣的思考讨论,围绕阅读情境和延伸话题,联结生活经验,锻炼逻辑思维,提升口语表达;

促写作——通过阅读活动,以说、写、画等多种形式,发掘书目的主题内涵和文学审美,借鉴写作手法,语句修辞运用,进行写作练笔。

2. 研学:

专业解读——北京大学电影学硕士毕业的林楠老师亲自带队讲解,用专业知识与独特视角,为孩子们深入解读电影艺术、历史文物与民俗文化;

学思结合——在行中学,在学中思,注重在研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与“问题意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求知拓展——随问随答,拓展并满足孩子们研学过程中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课程收获

通过整本书精读,帮助中高年级学生促进阅读的理解、转化和运用,提升阅读理解、分析想象、审美鉴赏、逻辑推理、表达运用、写作练笔等综合能力素养。通过走访博物馆,及方方面面的学习与思考,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到中国经典电影的魅力与价值,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亲眼见证历史文物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研学中探究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行中有学,学中有思,思而行,行而动,动中有乐,践行真知。

八、报名方式

关注中国儿童中心服务号,点击左下角“学员平台”,按照提示步骤注册登录,进入报名页面,在“亲子阅读与写作”版块找到对应课程进行报名缴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