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慢| 第三届“童阅中国”原创好童书入围童书介绍|“童阅中国”系列活动精彩回顾(一) |
发布日期:2023-08-22 浏览次数:129 字体:[ 大 中 小 ] |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全面推进儿童阅读事业发展,做好儿童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中国儿童中心于5月20日至21日开展了第三届“童阅中国”原创好童书发布暨儿童阅读教育研讨活动,整个活动分第三届“童阅中国”原创好童书发布、“红色引领 培根铸”——儿童主题阅读论坛、“科学筑梦 启智增慧”——儿童科普阅读论坛三个板块。活动现场来自教育界、文学界、科普界、出版界、媒体界的专家以及童书作者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针对儿童阅读的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第一篇内容来自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大使、北京市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李一慢关于第三届“童阅中国”原创好童书入围童书的介绍: 各位嘉宾、朋友们,作为“童阅中国”原创好童书项目的秘书长,受大会委托,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年度100种入围的好童书。 我来说三点。 第一点是0-3岁的低幼读物,“童阅中国”跟以往一样分三类来评选,其中一类是图画书和低幼读物,低幼读物是我们“软”的地方,“软”是两点含义,第一是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选择的一个“软”;第二是我们在座的创作者、出版人的“软”,在这方面大有前途,大有可为。低幼读物连续三届都没有超过10本,今年依旧只有7本,不光“童阅中国”,其他的童书推荐项目一旦发现优秀的低幼读物都觉得如获至宝。0-3岁图书的策划、编辑、推广是系统问题,期望各位在能这个领域加大投入。 第二点是主题读物的儿童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有显著的提升。从阅读的实用角度来看,儿童主题阅读应该是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和当代经典的阅读。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和当代经典阅读,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们“童阅中国”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在100种年度入围童书中,属于主题阅读领域的有57种,首先是红色主题的绘本,《长征》是一体立体书,什么概念呢?说明主题的红色读物升级,在朝着趣味性、阅读性、互动性等方面发展。还有《那里有条高高的河》《我的家乡十八洞》《绿色的毛乌素》等,我们看标题就知道是符合红色主题的。有描述疫情期间故事的《城市之光》,有以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少年奔跑在田间》,有聚焦三江源生态的《河源清澈》,还有关注“童伴妈妈”的《云顶》,有聚焦大国工程的《海上飘来你的信》,以及聚焦边疆小战士现代生活的《大国小兵》,以及与军人军属有关的儿童成长主题书《八月光荣镇》。还有主题人物的文学读物,有叙事儿童诗《小萝卜头》,也有《英雄人物绘本》《少年聂海胜》《建造一座理想之城:吴良镛的故事》,有以张桂梅为原型的《向山而行》。 原创童书到了今天这个节点,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像以前简单的图配文,出版了就出版了,现在一定要满足市场当中既要又要也要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发现既有满足童心童趣、有儿歌童谣特定内容的作品,如《走啊走 诗在走》《在一朵花里睡着——刘保法给孩子的42首童诗》,也有《月亮之歌》。还有讲述温馨亲情的《大蝴蝶小姐姐》,也有在团聚的列车上,充满着艺术熏陶的作品《哐当,哐当,过中秋》。我们期待原创童书在语言上、文本上风趣、要好看还要有故事情节、要有趣图还要高级,最好读完图后还有回味思考,而且还希望它们要有超强的文学性,还要有虚构、幻想的作品,如《皮箱里的森林》《哈桑的岛屿》,就特别具备文学性、儿童性。我们还希望有立足现实主义的作品,包括肖复兴、叶广芩、徐玲、常新港等老师的作品,都是知名的作家站在现实的立场为儿童书写当代生活。教育部发布的通知当中也有实施学科学、爱科学的主题,加强科学教育,我们入围的童书中有《PNSO超级翻翻书:揭秘远古海洋动物》《千变万化的干细胞:新叶的神奇之旅(5册)》《生命礼赞:追寻演化的奥秘》《老爷爷的趣味人生课》等科普知识读物。知识读物是这几年发展的较好的板块,我们期望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还有艺术性的作品越多越好。总之,第三届与三有关,前面也提到了“立足原创”“注重应用”“权威专业”三个关键词,我这里也讲要满足儿童、家长、教师三方面的需求。我就讲这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