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夏苍穹——《和宇宙对话的中国》新书分享会开始报名啦! |
发布日期:2023-10-18 浏览次数:57 字体:[ 大 中 小 ] |
你知道宇宙由什么组成吗? 中国古人如何观天? 月球上有几辆玉兔月球车? 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是哪颗? 伟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年从未间断的历史,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遥远神秘的天空一直充满着敬畏和好奇。 10月21日上午,来中国儿童中心家教中心参加《和宇宙对话的中国》新书发布会,一起了解观天、论天、测天、巡天、探天、飞天背后的知识,见证浩瀚中国天文史,致敬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里的每一位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牧“星”人吧! 一、活动内容 活动包括图书分享和互动环节,作者将为家长孩子们解读神舟、嫦娥、祝融、LAMOST等10+大国重器的命名来源,揭秘古人眼里的星空和世界,一起见识浑仪、浑象、水运仪象台、圭表、日晷等近百见古代先进观测仪器和史书记载,见证古代文明的前沿高光时刻。 二、时间地点 10月21日(本周六)10:00-11:30,中国儿童中心家教中心阅览室 三、主讲人 张磊:南斗天文创始人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出版科普图书《和宇宙对话的中国》,《DK太空》审校专家,《卓越教师拓展性实验》参编专家,并翻译翻译多部天文科普图书。近10年天文教育科普经历,曾任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中关村中学等中小学天文课程教师。 四、报名方式 本次活动面向5岁以上孩子及家长开放报名 五、图书介绍 远古先民曾幻想有嫦娥飞奔明月,夸父与日逐走; 战国诗人屈原面对茫茫苍天,写道:“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元代郭守敬突破时代限制巡视天空制定历法、改制发明 《西游记》里,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翻身到众仙云集的天宫…… 穿越历史、时空折叠,今天的我们凝望着古人的凝望,看到的是: 嫦娥工程上九天揽月,绕落回并采采集回月球土壤 夸父一号卫星发射,对天空最大最亮的物体展开更多科学观测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祝融安全着陆,火星留下中国人的印记 郭守敬望远镜,茫茫星海坐地巡天,数据世界之最 悟空号带着自己的火眼金睛,探索宇宙暗物质 中国空间站建设运营,神话里的天宫有了真实的样子…… 《和宇宙对话的中国》是一套写给中国青少年了解中华5000年天文历史发展的人文科普图书,全书通过上卷古代天文(观天、论天、测天)和下卷现代航天(巡天、飞天、探天),带领孩子漫步浩瀚华夏文明,和宇宙来一场别样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