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心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特别报道 | “托举明天·育见未来”第三届托育机构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23-01-03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12月8-9日,“托举明天·育见未来”第三届托育机构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提升研修班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次研修班暨学术会议由中国儿童中心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早专委”)、厦门市阿优托育发展研究所、京学教育集团承办;长沙师范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九曜教育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真爱幼幼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早教托育协会协办;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社(长沙)有限公司提供学术及媒体支持。

本次研修班暨学术会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的指导下,围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赋能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助力托育机构规范化发展与质量提升”这一主题,聚焦儿童早期发展与家庭教育,生育友好背景下托育服务的政策与实践,以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先进的理论前沿和实践研究,与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和托育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以及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共话儿童早期发展与成长。

 12月8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茅倬彦做主题报告分享。

杨文庄司长在《新时代背景下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展望》的报告中提到,发展托育服务是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配套政策。报告深入阐述了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对于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清晰介绍了2019年以来托育服务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新时代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丛中笑书记详细阐述了中国儿童中心承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标准项目——《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和研制结果,着重介绍评估工具包含的七个维度的框架结构——办托条件、托育队伍、保育照护、卫生保健、安全保障、养育支持、机构管理,列举了具体的评估条目和评估方式,介绍了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估工作的构想。

茅倬彦教授在《基于七普数据对托育供需预测研究》的报告中指出托育服务建设是生育配套支持措施体系的重要内容。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发展面临“服务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的基础性问题。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明确托育服务适龄人口和家庭真实托育意愿的基础上,精确测算分析2020-2035年全国的托育服务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匹配关系。

 12月8日下午,专家云集,共话生育友好背景下托育服务的政策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洪秀敏在专题分享中提出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托育人才队伍。当前,我国托育服务事业处于起步阶段,托育人才队伍面临专业供给、准入资质、培养规范、培训支持等问题,亟需扩总量、促规范、提素质、保权益,为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一级调研员、研究员佘宇在报告中指出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利好”政策,托育机构和托位数量明显增加,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制约普惠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完善、地方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资源的优化整合。建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落实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环境安全监管,建立托育服务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统筹优化托育服务资源。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副研究员耳玉亮围绕《托育机构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试行)》,介绍了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防控策略措施。重点针对托育机构开展的安全教育、加强照看、改善环境、使用安全产品等伤害预防活动进行了介绍。

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北京婴幼儿照护专业服务委员会主任梅红光以“首善之都构建生育友好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与实践”为题,结合北京市生育托育实际,介绍了近年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工作设想。近年来,为推动生育友好型婴幼儿照护工作,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力,在高层倡导、政策推动、行业自律、社会协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推动建立生育政策体系贡献应有的力量。

京学教育研发教研员闫媛茹在报告中指出,婴幼儿健康成长离不开照护者精心照料,为了帮助托育机构保育照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展,京学教育独立研发了0-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评估体系,帮助教师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为每一名婴幼儿生成自己独立的能力发展评估报告,方便保育人员根据婴幼儿发展现状做到一对一指导,确保能做到尊重每一名婴幼儿,做到精细照护和科学养育。

 12月9日上午,专家齐聚线上,围绕“儿童早期发展与家庭教育”做主题分享。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妇联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杨淑文结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站位新时代家庭教育,聚焦国家对家庭教育应有的思想共识和基本遵循,从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如何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的内涵与特点、家校社如何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怎样回归育人本位等方面,结合经典案例和传统文化进行了讲授。

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耘在报告中指出,脑科学研究是当今世界科技前沿,脑发育是人类独特心智与精神世界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的认知资本,关系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儿童早期经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关键性基础,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家庭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环境与脑的发育相互关联,共同促成了儿童的认知、学业和心理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军围绕“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热点问题及策略研究”,阐述了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主要问题,如传染病、近视、肥胖、体质健康、心理问题等。详细分析了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发生现状、变化趋势、面临挑战,及国家关于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迟希新在报告中介绍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构建新形势下学校全员育人的“大棋局”:双减任务和《新课标》落实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融合施教,全员育人,摈弃“工作”思维,实施“三全”德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全员育人“大棋局”的系统构建:构建学校全员育人观念与共识的“大棋局”,构建凸显活动育人理念的全员育人“大棋局”,构建依托学科课程育人的全员“大棋局”,构建融入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的学校全员育人“大棋局”。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侯文英围绕“小儿意外伤害的家庭处理法则”,介绍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情况、救治措施,以期帮助广大家庭和托育机构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救治的原则和基础知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张玲玲介绍了中国儿童中心自2019年发起实施的“家校社共育好儿童”家庭行动计划,实践研究形成了学前儿童可感、可知、可体验、促成长的家校社共育“6+X”德育实践模式。她指出学前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启蒙阶段,家庭是儿童道德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儿童德育功能的实现需要从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开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协同一致,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儿童道德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为期1天半的研修班暨学术会议在线上顺利召开,以政策解读和专题分享的方式,探讨了国家及地方有关托育服务政策法规、生育友好背景下托育服务的政策与实践、儿童早期发展与家庭教育等内容,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

至此,“托举明天,育见未来”研修班已成功举办三届,研修班旨在通过前沿的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分享,助力专业人才的成长,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国儿童中心会继续聚焦儿童、聚焦专业、聚焦未来,关注和洞悉中国托育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热点难点,提炼和推广不同区域托育机构发展的成果,汇聚行业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为提高托育骨干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促进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