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版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2022年第3期 关注父亲在家庭养育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日期:2022-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叶建光1 金蕾1 金星明2

(1.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北京  10008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200127)


摘要:父亲在家庭养育中的积极参与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应了解自身在孩子各发展阶段发挥的不同作用,学习并运用好养育知识,科学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父亲在家庭养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离不开医务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关键词:父亲 家庭 养育

作者简介:叶建光,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副主任,研究方向:儿童早期发展、医教整合;金蕾,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研究方向:医教整合;金星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顾问研究方向:儿童发育行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0609(2022)03-0022-05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在家庭养育儿童的实践过程中,父亲的参与日益受到重视,父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帮手”,而开始融入养育子女的过程,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父亲角色的内涵

父亲这个角色的内涵,从狭义上理解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份。这缘于我国的文化背景,不够注重父亲在家庭中养育孩子的重要性,而这个话题恰恰又符合我国的时代特性。

在养育子女方面,有关父亲参与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85年Lamb最早提出的父亲参与的概念包括三个内容:投入(engagement)、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责任(responsibility)。投入是指父亲直接参与照顾儿童的时间,例如语言刺激、照护和共同玩耍;可及性指儿童在有需要时能得到父亲的帮助;责任是指根据儿童年龄和需求而具体规划各种活动的能力。[1]2007年Pleck更强调积极地“投入”,聚焦提升儿童发展的系列活动。[2]2009年由Ball设计的父亲参与评价模型定义了生态及心理方面的六个关键因素包括父亲健康、养育知识、经济情况、社会支持、法律和政策支持以及文化传承。[3]2019年Cabrera和Volling进而提出了“发展性生态学体系框架”,强调应在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中动态化研究父性养育的发展和演变特点,同时关注父子关系中的相互影响。[4]


二、父亲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重要作用

父亲角色的影响延伸并贯穿孩子的一生。Ken Canfield将此分为七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父亲作用以养和育为主,后四个阶段以培育成人为主。[5]


(一)婴幼儿期

0〜3岁是早期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充足的营养和回应性照护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父亲的早期参与既是养育孩子实践中的一个学习过程,又可担当家庭的责任,分担其他家庭成员的辛苦,更能为儿童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和社会技能发展的起源。正常出生的婴儿触觉敏感,肌肤抚触是依恋产生前的一种联结(bonding)。与母亲相比,父亲对婴儿进行抚触更有助于依恋的形成。此外,回应性照护做得好的父亲,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建立得更加牢固。

游戏增进了亲子互动。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充满活力,富有刺激性和趣味性,如身体接触的嬉戏打闹;走路、跳等运动性游戏;以及与生活情景相关的表象性游戏,如“造房子”“学开车”等。父亲的鼓励和保护有助于孩子对环境进行积极地探索并学会独立,既为其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也促进其情绪健康发展。

婴幼儿期是交往能力发展较快的时期,又经历着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家庭养育面临着诸多挑战。父亲一旦在此阶段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及亲子互动,“权威”便悄然形成,在奖惩有别的行为指导下,孩子的行为规范逐渐养成,表现在能听指令、懂得行为的“好”与“不好”、学会走进同伴中玩耍。

二)儿童期

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情绪和社会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又经历了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新的环境,在环境转换过程中,儿童难免会遇到新的挑战。父亲应积极承担家、校沟通中“联络员”的角色,帮助儿童适应新环境,遵守学校规则和礼仪,注重情绪调控,搞好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儿童在集体中体验快乐。

儿童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和校园,开始集体生活,与外界建立了一定的关系,此时情绪调控、行为规范、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的技能十分重要。父亲既要作表率,又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质循循善诱地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能力、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这方面,父亲更要增进与孩子的交流,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要“授之以渔”,放手让其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又会增强父亲的“权威”。

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成为家庭关注的重点。儿童的认知发展关乎到学业成就。有研究表明,父亲的培育与孩子的学业成绩有关。2001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有父亲积极参与的孩子获得“A”的比率要比父亲参与少的孩子高出43%,留级率低33%。[6]而且这些孩子更有毅力,更易处理学习压力,也更善于与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这里要强调的是父亲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地期待和要求孩子,而不应过度追求学习成绩。只有这样,儿童期孩子的身心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三)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身体快速发育而心理尚未成熟,同时又进入了人生的第二“反抗期”,对于孩子和家庭都是一种挑战。父亲的参与既要使孩子平稳度过这一剧变期,又要搞好家庭和孩子之间的平衡关系。

青春期体格和生理的变化会导致某些不良反应和社会适应问题,尤其女孩,如初潮提前、对体重和身材的担忧、产生自卑心理。父亲对此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与母亲一起讨论这一特殊时期女孩所面临的问题,加强性教育,防范风险。青春期的男孩容易因冲动而产生行为问题,与父母的冲突也会增多,此时父亲的作用尤为重要。有文献报道,孩子进入中学后的发展情况与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密切相关。[7]父亲积极倾听孩子心声,更多地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情绪的自我调解等,可有效规避孩子,特别是男孩的冲动和危险行为,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等。[8]

青春期中,除体格发育外,孩子的认知、社会能力和情绪、适应能力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研究发现,父亲的作用是影响孩子成人皮质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时父亲的作用表现在指导或参与有身体对抗的激烈的体育项目,鼓励参与竞争和独立思考,强调自由发挥和追求目标,在互动中给孩子提供独特的情感支持。[9]


三、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孩子的成长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微观世界,父亲要在这个世界中营造温馨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绪、社会交往和品行。

在家庭中,父亲尊重孩子母亲,并以适当的方式处理家庭矛盾,会使得男孩学会如何对待女性,孩子就不太可能对女性采取攻击性行为;女孩们懂得男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便不太可能卷入暴力或不健康的关系。反之,时常愤怒、蔑视或漠视自己妻子的父亲容易造成孩子焦虑、孤僻或引发反社会行为。

此外,父亲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更具影响力。父亲们通常担当着“家庭保护者”的角色,尤其在突发意外和危机的情况下,父亲的处理方式,一言一行,无不在为孩子树立典范。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隔离期间,父母的积极情绪管理是孩子的参照榜样。父亲理性地解释正在发生的情况,帮助孩子应对环境的变化,让孩子能够安心学习是至关重要的。[10]

一个合格的父亲通常有较强的自律性,能以适当的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叮嘱孩子冷静思考,放手让孩子学会和养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育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价值观。


四、帮助父亲做得更好

每个家庭都不断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承担父亲这一角色绝非“顺其自然”,必须提前做好身心准备。从备孕开始,妻子的产前产后保健、孩子的身心健康等,医疗保健贯穿于整个家庭生活之中。而父亲的保健意识和行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健康。

父亲本身的身心健康是促进家庭保健的基础。父亲较易出现健康问题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父母亲产后抑郁、孩子养育焦虑和青春期冲突。研究发现,如果父亲患有产后抑郁症,孩子在3.5岁时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将会增高,对男孩的影响更加明显。[11]此外,育儿焦虑、青春期的激烈矛盾和持续冷战都需要父亲积极科学地应对。

伴随孩子的成长,父亲需要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父亲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如准爸爸的“新手训练营”、托幼机构的亲子交流活动、医疗机构的父母课堂、学校的家长会或讲座等等,有助于提高父亲参与的认知和行动。而在医学领域中,特别是儿科强调父亲照养儿童的重要作用。例如美国儿科学会在儿童保健指南中建议:鼓励父亲参加孩子的保健随访,了解父亲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家庭关系等,获得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情况。[1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加强了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构筑健康、公平的社会大环境。2021年国家把“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写进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并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更富人性化的弹性上班制度,为“父亲”提供“育儿假”,促进父亲们更多地参与家庭养育。

综上所述,父亲在家庭养育中的积极参与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家庭养育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父亲参与养育的意义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落实到每个家庭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们坚信,以政府支持为引导,以社区为平台,在“医、教、家”的整合模式下,必将促进父亲在家庭养育孩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Lamb M. E., Pieck I. H., et al. Parental behavior in humans Am. Zool.1985,25,883-894.

[2]  Pieck, J. H., Masciadrelli, B. P. Paternal involvement by U.S. residential fathers: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2007,(4th ed., pp. 222-271). Hoboken, NJ: Wiley.

[3]  Ball, Jessica. Fathering in the Shadows: Indigenous Fathers and Canada's Colonial Legacie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24 (2009): 29 - 48.

[4]  Cabrera, N. J., and Volling, B. L. (2019). Moving research on fathering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forward: priorit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Monogr. Soc. Res. Child Dev. 84,107-117.

[5]  Ken Confield. Forming a Lifelong Bond : For Dads of Infants. National Center for Fathering. 2013,11:14

[6]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01, NCES 2001-072,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1.

[7]  Lamb, M. E., and Lewis, C. L. (2010). “Th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in two-parent families/ in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ed. M. E. Lamb (New York, NY: Wiley), 94—153.

[8]  Jeong, H., Yim, H.W., Lee, SY. et al. A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of fa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elf-esteem between parental marital conflict and subsequent features of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n children: a 12-month follow-up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20,484 (2020).

[9]  Ibrahim MH, Somers JA, et al. Father-adolescent engagement in shared activities: Effects on cortisol stress response in young adulthood .[J]. Fam Psychol. 201731(4):485-494.

[10] Pallini, S., Morelli, M., et al. Attachment and attention problems: a meta-analysis. [J]Clin. Psychol. Res. 2019 Dec;74.101772.

[11] Ramchandani P, Stein A, et al. Paternal depression in the postnatal period and child development: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 Lancet. 2005 Jun 25-Jul 1365(9478):2201-5.

[12] Coleman WL, Garfi eld C.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Fathers and pediatricians: enhancing men's roles in the ca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 Pediatrics, 2004; 113(5): 1406-141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