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父亲教育的内涵与责任
发布日期:2022-07-28 浏览次数: 字体:[ ]

什么是父亲教育(以下简称“父教”),简言之,就是父亲(男性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影响、引导和培育。倡导父教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从教育效果看,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以下简称“母教”)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积极提倡父教,有利于促进孩子认知、交往、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权利义务角度看,教育子女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积极提倡父教,符合男女平等原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中所倡导的原则。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父教,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父教的理解,明确父亲的教育职责,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从不同时期家庭的功能理解父教内涵

倡导父亲教育说到底需要探讨父亲应该承担多少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判断父亲的教育职责是否缺失,或者父亲应该承担多少教育职责,应从不同时期家庭功能来理解父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家庭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基本社会组织,家庭功能有很多,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繁衍、性、情感、抚养赡养、休闲娱乐等。这些功能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家庭使命,实现家庭幸福。但家庭各种功能在不同时期是有差异的,甚至有主次先后之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期,经济功能是家庭的最基本、最优先功能,决定其他功能。家庭成员需要优先调集家庭资源,为保障家庭生存,有时会牺牲家庭其他功能,包括教育功能。比如,在笔者童年所处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孩子未成年就要参与家庭生产劳动,从而失去受教育机会。

随着教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储备方式,获得较高的教育文凭势必会提升一个人乃至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将子女教育得好,不仅能够完善家庭的其他功能,还能从某种程度上改变家庭状况,因此,教育越来越成为家庭重要功能。因此,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国家,教育都成为优先发展的事务,但优先发展是优先筹划、优先满足,并不是牺牲其他功能。有的家庭特别重视教育,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砸锅卖铁为了孩子教育”的理念,但由于没有拿捏好度,结果不仅教育没搞好,其他事情也搞砸了。生产力欠发达的农耕时代,或者在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地区,家庭要保证生存发展,需要将最重要的资源投入最需要的岗位,于是经过长期实践选择,出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格局,目的是保障家庭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判断父教缺失问题应该以家庭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应该考虑到整体分工情况,不能仅仅盯着教育这一个维度。

今天,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使得男性的体力优势在当今多数职业领域中不再是明显的就业优势,“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格局的职业基础基本被瓦解,一些男性从社会和职场回归家庭、更多地参与家务。时代的发展为男性更多地回归家庭直接参与教育子女活动创造条件。因此,谈及父亲参与家庭教育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家庭整体功能考虑。不能简单地从平时是妈妈管得多还是爸爸管得多,来判断“父教缺失”或“母教缺失”,也不应将两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家庭进行简单比较。

二、从家庭的具体情况来探讨父教内涵

家庭之间的异质性较高,教育中的人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普遍意义上的人,家庭也是一样,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结合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来看待父亲教育。

首先,要防止出现父教决定论或父教优势论。父教很重要并倡导加强父教,这是对的,但不能以此为依据武断地觉得父教决定成功。比如,有人认为,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比母亲带大的要高,不仅能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能够更成功;还有人认为,孩子从父亲身上可以学到更丰富、广博的知识,能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能通过操作和探索变换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甚至有人认为,缺失父教的孩子容易“缺钙”,即缺乏远大理想和坚毅品质。这明显是带有决定论色彩的判断。实际上,父亲和母亲都重要,各有优势,应该合力育人;但这种合力是具体的,分工与合作应与家庭具体情况相一致,父教与母教都不具有决定性因素。

其次,要注重父亲缺失情况下的“父教”问题。现实中有两种父教缺失:一种是有父亲情况下的父教缺失(“丧偶式”教育),这些父亲需要引导、规范,这里不做讨论;另一种是没有父亲情况下的父教缺失(包括事实没有和有名无实),完全由妈妈独自教育。如果一个家庭父亲真的缺失,这意味着母亲必然要担负起母亲和父亲两种角色任务,尽可能弥补父教的缺失,并注重以下四方面的培养。在认知上注重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内容;在人格上,注重独立性、责任心、领导力等;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自己的主张,强调过程和享受过程,家长自身的榜样性作用;在资源上,注重丰富孩子的成长环境,接触不同的学习内容,尤其要注重体育。

最后,要注重将父亲的性别特征转变为教育优势。父亲与母亲,首先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分,这是先天的、客观的;然后是社会学和文化意义上的区别,这是后天的、主观性的。父亲因男性基因而更多具有雄性生命体力量感、占有欲、统治力、威严感等;母亲因女性基因而更多具有雌性的慈爱心、同情心、温柔度。教育者要基于性别而不能受制于性别。父亲和母亲都要有爱,可以在爱的表达方式上基于性别呈现出差异;父亲和母亲都要严格管理,但严格的表现形式和尺度也会基于性别有所分别。对于不同的受教育对象,父教应该有所差异。比如,相对于男孩来说,父亲对于女孩承担着更多性别教育的责任,需要教育女孩加强对同性和异性的认识,确立女性的性别认同感和性别分寸感。

三、从家庭教育的系统性履行父教责任

从家庭教育的整体角度,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履行父教责任提供启发与借鉴。家庭教育说起来很简单,其实是系统性工程。完整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环境营造。家长要带头为孩子树立榜样,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传承优良的家风,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二是做好家庭教育决策管理。家长要处理好教育与其他事务的关系,搞好家庭教育分工,优化教育投入,整合家庭内部教育资源,选择校外教育资源,商讨决定孩子入学升学、职业规划等大事。三是负责家庭教育日常事务。家庭教育日常事务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安排,监督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通过生活照料、陪伴、游戏、劳动等活动,培育、引导、监管孩子;在孩子入学之后,学校教育是主渠道,家长需要处理与学校相关的事务,沟通家校关系,配合学校完成日常教育任务。虽然上述家庭教育的三方面内容都非常重要,但从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角度看,第三方面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

完整的父教应该从以上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仅从负责日常家庭教育事务这一个角度来评判父教是否缺失。中国古代传统家庭普遍是父权制,即父亲是一家之主,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注重将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理结合起来,但在具体事务中负责的很少。比如,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而且有大量的管理要求,其目的是达到“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再比如,清代纪晓岚在京为官,高度重视教育子女,通过书信(《寄内子论教子书》)对远居家乡的子女提出了“四戒”(戒晏起、戒懒惰、戒奢华、戒骄傲)和“四宜”(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等要求。颜之推、纪晓岚都是我国古代注重家庭教育的典范人物,但如果我们只从家庭教育的日常事务角度评判,很显然他们是不合格的父亲。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钱镠、梁启超、曾国藩等家教名人都是如此。

上述现象在今天依然存在。有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或从事特殊工作,造成两地分居不能负责日常家庭教育事务,日常事务主要由母亲和家庭其他成员承担。但只要父亲时常通过网络或电话与母亲和孩子保持沟通,经常与学校互动,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定期回家或让孩子到工作地方团聚,这种状况就不能简单地界定为父教缺失。

那么,如何从完整的系统的家庭教育视角下进行父教?首先,父亲不应缺席孩子的家庭教育实践,全程参与孩子的成长之中。其次,父亲应该是孩子的模范,与母亲一起搞好家庭关系,传承优良家风,爱国爱家,孝敬老人,平等相待,相互关心,彼此尊重,协商包容,团结邻里,让孩子在健康而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再次,父亲要和母亲一道,统筹家庭教育资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保持合理的教育期待和学业期待,不断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做好生涯规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教育事务承担方面,父亲要和母亲一起协商日常家庭教育事务责任主体,合理分工。一般来说,由于儿童早期需要母乳喂养,加上母亲天然的亲和力和慈爱心,应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为辅;孩子一岁半之后,父亲要不断深度介入,根据家庭资源状况形成合理分工格局。父母分工格局中往往会形成一主一次的搭配,这样有利于节约教育成本。决定主次,一要根据双方的意愿,二要根据优势,三要符合家庭整体利益。但无论谁主谁次,辅助性一方要支持、配合主导方,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闹矛盾,协商解决分歧,达成教育共识。

父教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话题,但总体来说,父亲应该更多更主动地担负起家庭教育职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才是时代赋予父教的新命题。

撰稿: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