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勇:《庄子》教育智慧: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
发布日期:2022-06-14 浏览次数: 字体:[ ]

作者:丁道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从缔结姻缘到为人父母这一过程,给夫妻关系造成了一些重大的变化——由于双方的血开始在同一个人身上流淌,夫妻关系得到了一次实质性的确认。亲子间的血缘关系永远无法切断,父母双方与孩子之间形成了稳定不变的联系。不过,稳定的联系并不全然是甜蜜的,亲子双方常能从中体验到被束缚的感觉。对于父母任何一方而言,自孩子降生那一刻起,就再也回不到真正孑然一身的状态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就发端于亲子间的这层牢不可破的牵绊。《庄子》讲究“用心若镜”,因此常能给那些深处逆境、内心焦灼的人以慰藉。当育儿开始成为家庭冲突的主题,当对孩子的关切开始成为一次次情绪崩溃的源头,《庄子》就尤其值得一读了。


一、家长觉得好,孩子未必觉得好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至乐》


这个故事说,鲁侯因为在乎一只海鸟,就把它迎到太庙里去,声势浩大地款待它。哪料这只鸟儿看着这一切,一口肉也不敢吃、一口水也不敢喝,没过几天就死了。书上评论说,这是鲁侯以自己钟意的方式来养鸟,没有以鸟儿喜爱的方式来养鸟。这告诉我们,万物各有其本性,为了仁义或者任何别的善良目的而“易其性”,结果都不会太好,“安其性命”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家庭教育当中,经常出现各种“非以鸟养养鸟”的事。家长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那么多家庭在孩子降生以后,果真就只有亲子而没有夫妻了。可惜的是,这样的善良意愿,未必就会有料想中的好结果。《庄子》说:“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这样的养鸟方式,也许不太高级,但确实是鸟儿想要的。这个故事给家长提供的建议是:在坚持自己的规划以外,也可以适当顾及一下自家孩子的想法。把小孩子教得懂事无比,把小孩子的一切臭毛病都成功戒除掉,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二、家长总有理,孩子并不心悦诚服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䲡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齐物论》


“沉鱼落雁“这个典故就出于此处。不过,人们通常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恰恰与原意相左:毛嬌、丽姬那样的美人,在动物眼里也不觉得美。见到美人,鱼儿沉入水底,鸟儿远走高飞,这只表明小动物们害怕了。类似地,有的动物吃肉,有的动物吃草,有的动物吃蛇,有的动物还爱吃死老鼠。在食谱方面,哪有什么一致的标准呢?这告诉我们,高下、美丑、善恶都是相对的。与上一节“安其性命”的主张相通——正因为立场总是相对的,所以“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为人所熟知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山木》,“螳臂当车”,出自《人间世》和《天地》。这些典故都在说平常人所谓的知是“小知”,因为带有立场而总有疏漏。《外物》篇里记录了一只托梦给宋元君的神龟。神龟死后被用以占卜,百占百应。可是,神龟生前却没有能力预知危险来自救。这也在表达类似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亲子间经常出现冲突。不用说,理屈词穷的往往会是小孩子。可是,占理的一方就真成功了吗?《庄子》提醒我们,在自认为正确无误的时候,往往就已经犯了错。尤其是在发生冲突的场合,亲子双方往往都自觉有理。家长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道理也只是庄子眼中的“小知”,态度也许就不会那样刚强了。要知道,就算家长把小孩子辩得理屈词穷,往往也只“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天下》)。能在自认为对的时候,再想一想对方的道理,这是家长可以加强的一种修养。


3

三、家长越控制,孩子越想逃离控制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齐物论》


故事中这位美丽的女子,起初以为自己要有什么不好的命运了,整日哭哭啼啼。等到她被敬献给国王时,发现住的是高屋广厦、吃的是珍馐美馔,才知道自己当初那般作态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故事本是用来说明生死一体的道理:既然生的时候不知道死去以后会有什么不好,因此也就没有道理贪生怕死了。不过,这个故事也可以用来解说“变化“的道理。


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

——《寓言》


今天的看法,到了明天就可能改变了,就连孔子也不能避免这一点。既然明知会改变,那为什么还要拘泥于今天的看法呢?《庄子》里写了很多“观化”的例子,比如:妻子过世,庄子“鼓盆而歌”;子来病入膏肓,好友子犁在一旁感叹“伟哉造物”。这些逸事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既然万物始终在变化,也就没必要执着于一种立场了。“虚己以游世”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可以理解,家长总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以此来规避大大小小的风险。可是,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变化之流”总是包含意外。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应帝王》


“混沌之死“的故事表明,把一切弄得清楚明白未必是好事;本意是为了避免风险,结果反而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厄运。事情总在变化,试图把事情全然控制起来,就是在拒绝变化,是想把事情固着在某个心仪的状态或时间点上。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想规避风险,这自然情有可原。但是,保留一点不做规划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和家长双方都有利。包容意外,接纳风险,欣赏变化,这是家长可以时时提醒自己的几件事。


4

四、家长越强调有用,孩子越追求无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这段话的大意是,树木可堪为栋梁,因此才会被砍伐;油脂能拿来照明,因此才有煎熬之苦;同样地,桂树和漆树也因为有用,才会被砍斫、割取。类似的故事,《庄子》里还有很多。比如,一位名叫石的木匠,在去齐国的路上遇到一棵参天巨树。别人都争相上前去看,唯有石不感兴趣:“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人间世》)。其他的例子,还有《逍遥游》里的“大瓠”“大树”,等等。《庄子》感叹,人们多懂得“有用之用”,而不懂得“无用之用”的妙用。这里的“无用”不可以照字面理解,而要理解为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境界。这里的外物,在《庄子》里可能是自己的形体、名誉,自己的老婆、孩子,也可能是整个国家。与上面三节有关,之所以圣人能“成于德而不累”,就是因为不拘泥于某个立场。与“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的圣人相比,《盗跖》里那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倒是成了一个反派。


家长在追求“有用”时,是把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加在孩子身上。这固然是出于善意,可那些与之无关的东西就难得兼顾了。比如,很少有家长会和孩子讨论阴私、黑暗的东西,多数家长更愿意孩子看到社会的某一面,而不是全部。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家长追求“有用”,就是看重那些可以被兑换的东酉,比如有证书或者足以向人夸耀的成就。那些“无用”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孩子是不是做噩梦、在人前敢不敢说话,等等。《秋水》篇记载了庄子对征召者讲的一则故事:“‘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对于神龟来说,宁愿活在烂泥塘里,也不愿身居庙堂之上。对于人来说,选择就不那么容易了。庄子对惠施讲的一只护食的鸱的故事也很有趣:自己乐意吃腐鼠,就以为路过的鸾凤也会打死老鼠的主意,还朝对方“嘎、嘎”叫以示威。这些故事要传达的道理是,眼前的追求在更高明的人看来往往是在舍本逐末。家长常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替孩子规划未来。可是,那些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家庭,孩子却往往对家长眼中无聊的东西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反而对家长耳提面命的东西兴致索然。顺道说一句:“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山木》)有时候,教孩子一点无用之用的道理,未必凡事出风头,这也是一个在集体生活中明哲保身的方案。总而言之,在家庭教育中,除了可以用“有什么”来设定目标,还可以增加一个“没有什么”的维度。



5

五、结论:莫若以明

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牲,言殊技也,鹉鹅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秋水》


这段话的意思是,可以用来攻城的大木料,不能用来堵小洞;宝马良驹一日千里,不能用来捕鼠;夜间明察秋毫的猫头鹰,到了白昼却视力尽失。以这段话为起点,可以贯通上面四个小节,同时对《庄子》的教育智慧得到一点概括的认识:第一,既然物各有性,那么自然不能轻易拿自己的看法替代对方的看法,即使出于善意也不行。第二,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立场总是平等的,有立场的意见总是相对的。只有一孔之见的我们,不要自以为是。第三,万物总在流转变化之中,所谓立场不过是固执一隅,更好的方案是接纳变化。第四,无胜于有,无用之用是超越当前立场的一种更高明的认识。总括来看,上述四节都谈到了立场问题,这正是认识《庄子》教育智慧的一个入口。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庚桑楚》)“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达生》)这里的“无有”“不形”,指向了变化链条尽头。《老子》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两句话联合起来看,表明“道”在“天地”之先,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与之相对待,因此才有“道生一,一生二”的说法。在《齐物论》中,有对这个链条更清晰的表达:“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在这段话中,“天地”为“有”。“天地”之前有“道”,之前“道”是“无”。在“无”之前连“无”也没有,是“未始有无也者”。最后,“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连那种没有“无”的状态也没有了,这同时也就是“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对世界链条的追溯至此不得不停止。在这种世界观中,六合之外的“道”是一定“不可道”的。


且不去评论这一世界观的优劣,列出《庄子》这一论证线索的用意是为了进一步解说其对各种立场的警惕。简单来说,只要带有立场,无论选了哪一个都会先天不足。万物始终在迁转流变之中,所有立场都只是一时的看法,因此每一个立场都只能算一隅之得。用《庄子》的概念来说,都还只是“小知”,并非“大知”。《庄子》关于“道”的上述表达,提供了一种认识的超越视角。用《齐物论》中的话来讲,就是“莫若以明”。日月光华普照大地,因为其无偏无私,而可以称之为“明”。上文从《庄子》里找到的这些教育建议,就可以用“明”字来概括。所谓“坐忘”“县解”“心斋”,也都是为了实现“明”。可惜的是,要做到“明”,并非易事。举一个例子,就可以明白这其中的困难:“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田子方》)一个叫伯昏无人的人,可以在百丈悬崖边,半脚悬空、背对悬崖站立,并且保持姿态安详。他召唤列御寇也过去,结果吓得对方冷汗淋漓。可以看到,所谓置生死于度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生死一体,也是放下立场的内容。谈何容易!


《天下》篇普遍被当作对《庄子》全书的概要。这一篇的重点在讨论各类“一曲之士”。这与首篇《逍遥游》中所谓“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的判断,形成了首尾呼应之势。上文找到的“明”字,正是《庄子》对种种“聋盲”症状给出的答案,也足以代表《庄子》教育观的精髓。论及家庭教育,固执己意、无视孩子的看法,不是“明”;只看眼前、不及长远,不是“明”;控制欲十足,舍不得有丝毫的放松,不是“明”,只顾实用,放弃不实用,不是“明”。如果说当家长也要有什么必备的素养,那么从《庄子》来看,恐怕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明”的能力了。能够时不时地悬置自身立场,这样的家长一定更加开明,其亲职身份也会更加从容。


(责任编辑:李育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