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实践 | 保定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特色实践 |
发布日期:2022-11-24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为保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一米高度看保定”,开启了保定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崭新视角。 一、从概念走进现实,突出高点定位,高品质加速度绘就儿童友好蓝图。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作为七张“金名片”之一,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紧紧围绕五大友好维度,拓展推进产业友好、文化友好。列入市委重点工作和市政府20项民生实事。并出台《保定市儿童友好公共空间规划指引》,以“一米高度”视角组织编写了10类项目建设“新规范”“新指引”。在工作路径上,坚持战略规划、行动计划、政策创新“三位一体”有序推动;在工作方法上,坚持找准切口、聚焦民生、抓好融合、持续改革、创造品牌、高效率建设。全力营造高品质、有韧性的城市环境,努力把保定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亮点的儿童友好城市。 二、从理念化身行动,突出抓好融合,全方位全领域凝聚儿童友好共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保定既立足自身,也放眼京津翼、服务全国。聚焦儿童需求,精准发力,着力打造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吸引着全国各地儿童来保诊疗适儿化改造、舒适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全国首个“奥运冠军之城”,首创儿童友好运动会,儿童友好之歌《在爱的守护下长大》由冬奥之星“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演唱并在央视频发布,冠军摇篮、体育之城的体教融合特色全面塑造。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开展“儿童友好 赋能文化保定”系列活动,为全市首个“儿童友好文化传承示范街区”授牌,促进儿童参与体验,通过非遗展示、传统文化秀与世界互联,讲好保定故事。 三、从细节关怀未来,突出儿童需求,成系列成链条打造儿童友好场景。找准工作切入点,紧密结合品牌项目,打造儿童友好特色场景,将适儿化改造融入城市更新行动。紧密结合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改造,统筹融入儿童友好元素和适儿化改造。全市69个城中村改造、509个老旧小区改造中打造儿童活动微空间。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一批“儿童友好通学路示范项目”和慢行路、友好街区建设,让儿童快乐出行。紧密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推进适儿化改造,依托“直隶第一街”,在西大街打造保定儿童友好文化传承示范街区,倾力呈现体现现代气息的,有思念、有味道、有故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友好街区。紧密结合滨水空间改造,在环城水系及口袋公园建设中,突出“童心、童趣、童育”,将儿童友好元素充分融入,建设极限运动公园、松鼠乐园、戏曲主题公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友好场景,成为保定儿童友好建设新标杆。亚洲最大的中国古动物馆将使保定成为全国儿童的“团宠”城市。 四、从示范走向常态,全域一体推进,深层次可持续拓展儿童友好实践。在取得阶段成效的基础上,高规格举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工作推进大会,各方领导专家倾力指导。以落实推进大会为契机,注重资源整合,分批次全领域推进儿童友好试点建设。确立学校、医院、街区等各领域165个儿童友好试点,不断增量提质,扩大试点覆盖面。加强试点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精准指导与培树典型同步推进,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学校、医院、社区、图书馆及儿童劳动教育、自然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及服务提升。立足县域特色,创新推进一县一场景特色项目。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由主城六区向各县(市、区)深入推进,结合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持续提炼区域文化特色亮点,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推进儿童友好项目建设,结合一县一品,聚力推进一县一场景,把儿童友好理念赋能到县城建设、品质生活各个方面,让儿童友好成为最让人留恋的美好。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们永远在路上!保定将进一步聚焦新颜值、聚焦高质量、聚焦高品质,统筹融合推进,城乡协调联动,持续深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探索打造儿童友好保定场景。保定,一座给儿童无限美好的希望之城! 转载声明 未获得授权的,请勿随意转载本公众号原创内容,若需要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工作人员获取转载方式与要求;需转载非原创内容的,请在作者及文章醒目位置,标注来源“中国儿童友好城市”。感谢您对中国儿童友好事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