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实践 | 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特色实践 |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A5NzU3OA==&mid=2247503083&idx=2&sn=cbc322e612fb4cf40da50e3c56171f2a&chksm=9715176ea0629e78b6b399c6b48f5214557b5d7c0e979834f77df52768ffacdff372fe3a58bc&token=1006816736&lang=zh_CN#rd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儿童中心的悉心指导下,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温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论述和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坚持从儿童抓起,从基础做起,以构建全龄段、全周期、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重儿童视角、儿童参与、儿童优先,实现家庭友好、工作友好、社会友好,让少年儿童生活更加美好。 一、坚持党委领导、系统打造 温州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把儿童友好、儿童优先理念全面融入社会政策、政府决策,一步一个脚印,系统构筑建设工作“四梁八柱”。 (一)建立高规格的领导体系。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和第一副组长,两位领导亲自召开动员大会,并每季度牵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的例会予以部署推进,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六大友好工作专班协力共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儿童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系统化工作体系。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构建“1639”工作体系,“1”是谋定打造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温州样本一个总目标,“6”是构建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利友好、空间友好、产业友好和环境友好六大体系,“3”是强化改革措施,试点单元,重点项目,三大支撑,“9”是启动儿童友好九类试点建设,统筹推进30项行动,122项具体任务落地落实。 (三)建立在地化的政策体系。聚焦孕育、生育、养育儿童友好全链条的制度建设,出台13项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探索制定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医院、公园、企业等11项指引,建立最美家庭双联盟、双服务机制等22项政策举措清单。 二、坚持试点先行、示范打造 确定“先试点、再扩面,全覆盖、成示范”的工作思路,以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抓好试点单元的落地,通过试点建设,以点带面,扩面提质。 (一)分类落实建设单元试点。纵向以62个乡镇街道、街区、村舍为主体,横向推进学校、医院、场馆、商圈、企业等128个儿童友好单元建设,同步谋划建设中国儿童文学动漫馆等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192亿元。今年建成了浙江省首个儿童友好公园,瓯海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工程成为浙江省唯一列入2022年度儿童友好城市中央预算补助的项目。 (二)持续深化空间改造试点。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尊重儿童选择方式,在空间建设、设施设备、服务配套等方面融入儿童友好元素,探索适儿化空间改造的新途径。针对交通出行空间开通了一条儿童友好公交专线和20条红领巾小黄帽微公交专线,并将儿童乘坐免票升高线上调至1.3米,彩色斑马线、亲子共享单车成为温州市友好城市的亮丽风景。 (三)积极探索共建共享试点。将儿童保护和儿童友好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探索成立儿童友好社会组织联盟、慈善基金,推动形成了“国资民资共投,公办民办共建”模式,共培育建设儿童服务类的社会组织169个,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儿童工作队伍全覆盖。 三、坚持产业引领、特色打造 温州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之都产业群的优势,强化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打造儿童产业生态链,儿童相关重点行业年均总产值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一)积极打造儿童眼健康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全国顶尖科研优势,依托全国唯一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品牌效应,建设了中国眼谷、瓯海眼镜小镇等一批儿童友好重大产业项目平台,温州眼健康产业链区域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连续四年开展“明眸皓齿”工程,并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实现中小学生近视普查。全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 (二)着力推动儿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温州童鞋、童装、玩具等产业优势,围绕儿童视角和思维方式,建设童装童鞋等时尚设计基地,总产值超620亿元,其中童装童鞋行业的产值将近400亿元。 (三)全面拓展新业态新消费模式。把握“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等形势机遇,用好“省一大”、“海霞精神”等特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场景,不断丰富亲子旅游、户外拓展等儿童友好新消费模式。 四、坚持品牌赋能、创新打造 用好数字化改革成果,搭建儿童友好品牌矩阵,探索创新服务模式,营造共建共享儿童友好城市的浓厚氛围。 (一)在优化服务端发力。持续打造“温馨善育”和“学在温州”品牌,近四年新增婴幼儿托位数1.3万个,其中普惠性的托位占比80%以上,在浙江省数量最多;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数6.5万个,公办园覆盖面提高了30%,增长率浙江省第一。 (二)在智慧管理端发力。“儿童友好宝”应用纳入到市牵一发动全身重大应用,获省妇联重点培育,相继建成数字家教一同成长数字平台和亲子文旅、托育服务等智慧应用场景。 (三)在深化开放端发。搭建市、县、乡村及学校儿童参与平台154个,“打造小小海外传播官”实践基地,相继举办2021中国儿童文学动漫周、首届小花朵、全国少儿故事大赛和儿童友好国际传播系列品牌活动,“白鹿工作室”、“薇薇道来”等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栏目创成全国品牌,成功承办2022儿童友好城市展示交流活动和全省现场会,儿童友好的温州声音广泛传播。 温州也涌现了一批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建设的区县代表,泰顺县就是其中之一。 温州泰顺县 温州市泰顺县抢抓国家和省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工作机遇,把儿童友好建设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最大撬动者,作为泰顺打造浙南明珠最美山城的有力触动点,作为改善民生福祉、增加百姓获得的重要落脚点,用好用足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泰商资源,特色化、载体化、全域开展儿童友好建设。 泰顺先后打造重点项目和特色基层试点单元30个,建成“一镇一特色、乡镇全覆盖”儿童之家57家,主要做法有三点。 一、以“三大融合”打造“乐享童年”山区幸福地。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工作导向,聚焦山区儿童多样化的学习生活需求,将儿童友好与山区特色文化有机融合,打造乐享童年的特色体验地。 (一)融合农耕体验,激活“乡土情怀”。依托茶艺、猕猴桃、黄栀子等特色农业发展,把传统的农耕文化、浙江红色文化、千年耕读文化作为儿童研学体验的重点,打造卢梨红色文化体验等品牌研学线路70多条,每年推出开耕节、开镰节等农事体验30多场次。 (二)融合文化创意,激发“爱玩天性”。深挖泰顺的土桃、米塑、泰顺石、竹木玩具等创意潜力资源,打造“乐享童年好玩泰顺”系列产品,发挥制陶大师、米塑石雕艺人等作用,制作米塑小红军献礼建党百年。 (三)融合非遗根脉,激发“传承热情”。立足县城内拥有国家级非遗6项,省级非遗15项,市级非遗102项,深入挖掘木拱桥营造等非遗技艺,建设提线木偶戏、畲族民歌等非遗体验基地,连续举办品牌节庆、校企校地协作,定期开展非遗体验。先后培养小小讲解员、小小传承人460名。 二、以“三大整合”打造优享童年的城乡均等县。依托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进下乡脱贫、搬迁集聚带来的城乡空间之变、产业发展之变和基层治理之变,推动城乡儿童友好均衡发展。 (一)整合政策“优供给”。在共富搬迁、旅游主业、招商引资、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县城拿出最好的地块建设最好的安置房,推动搬迁聚集。并且配套一搬迁点、一公办幼儿园、一产业园区,推动儿童的公共服务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截至目前,先后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儿童友好县城建设方案》《儿童友好试点项目建设导则》等制度政策,安排涉及儿童友好建设资金7.4亿元,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25所。 (二)整合项目“优发展”。对照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标准,建立项目支撑体系,落实政府投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全程助力,形成“龙头牵引、众星拱月”的强劲态势。截至目前,招引落地投资超百亿的华东大峡谷冬泉旅游度假区,具有澳洲牧场风格的云岚牧场、松阳花开火车乐园等项目。 (三)整合平台“优保障”。深化实施“芳龄守望”计划、“儿童之家”建设,借助数字化改革,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儿童保护联盟”,打造互联“云上悄悄帮”等应用场景,先后开展儿童暑期防溺水意识、点亮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山区女童关爱专项行动400多场次。 三、以“三大聚合”打造“畅享童年”的产业新标杆。立足泰顺地处浙南闽北的跨省优势、乡贤能人遍布全国的泰商优势,集聚乡贤之力、泰商之力和乡土特色之力打造儿童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一)聚合特色资源,打造“童趣产业”。充分发挥好泰顺的“一枝栀子花”“一片共富叶”“一杆致富竹”等特色资源优势,招引乡贤能人和乡村创客回乡打造创意童趣产业,其中栀子花冷凝皂智造、绿豆腐制作体验等,每年吸引儿童和家庭超15万人次,不断启迪孩子们走进自然、感知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思路。 (二)聚合山海客源,引爆童乐产业。借力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机遇,纵深推进,跨省合作,设置跨区域的产业飞地,招引落地涉及儿童友好产业,累计开展浙闽“两省六县”区域互联家庭文化亲子活动46场次。 (三)聚合内外动力源,繁荣“童享产业”。加强与县外专家团队对接合作,谋划举办儿童友好城市节配套文旅节,鼓励在外的泰商乡贤回乡投资儿童产业和儿童事业,纵深推进儿童设施和涉儿机构的运营社会化改革,不断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和关爱服务。 温州在全域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中,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期待温州在未来的建设工作中建出更大特色、建出更高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