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动态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城市实践 | 深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特色实践
发布日期:2022-11-20 浏览次数: 字体:[ ]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A5NzU3OA==&mid=2247503082&idx=4&sn=30398bdcd3a7c2ecb5bdcd39ee59d829&chksm=9715176fa0629e79b89107d4bc631ce9e79e005378695496561cffb2e6a7600b238a566dc53f&token=1006816736&lang=zh_CN#rd 

2015年底深圳市妇联率先在全国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目标,2016年写入了市的“十三五”规划,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政策支持、建设标准、全域推进、儿童参与、国际视野的系统性实践路径,在全市统筹规划、全城多元参与、全域系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深圳实践最显著的特色是国际化、中国式、本士化,一方面借鉴了国际经验,坚持中国特色做出深圳特色,另一方面立足深圳,辐射湾区,面向国际,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一、创新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深圳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深圳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创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出台纲领文件《深圳市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 ( 2018-2035年)》,提出了总目标和三大策略体系。深圳市委深化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地方指导性意见,提出完善儿童友好的四大体系。同时,印发连续两轮行动计划(《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 ( 2021-2025年)》 ),项目库分别包含了50个、55个项目。2022年10月,深圳印发《深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提出了实施五大行动共30个方面的工作,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二、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建设标准体系

深圳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作为儿童友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活动需求,从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尺度拓展与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在城市尺度构建儿童城市的公共活动圈,提供充足多样的服务,并保障其便捷可达性;在街区尺度构建儿童独立安全活动圈,提供安全、趣味、绿色的街道、学校及周边环境,打造安全连续的步行路径。在社区尺度构建5分钟儿童步行生活圈,打造儿童能够安全玩耍,与朋友交往以及观察和学习他人活动的场所。此外,还选取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和场地设施进行适儿化改造,开展了医院、学校社区、图书馆、出行系统、母婴室、街区共七大试点,边建设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十大领域的建设指引。2022年,深圳出台了儿童友好地方标准,将服务与空间有机结合,从八个方面构建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填补了国内儿童需求视角下公共服务体系标准的空白。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部门率先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融入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融入到城市更新政策,研究制定幼儿园、基础教育、高中医疗设施布局的专项规划,在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动态修订中逐年增设了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社区和公园儿童游戏场地,母婴室规划标准等内容。

三、空间服务并重,全域推进儿童友好行动一是加强儿童友好空间拓展和适儿化改造,持续推动各种不同类型领域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已建成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38个,全市各类公园1200多座都在逐步增加完善儿童活动空间以及自然教育等设施场所。儿童友好出行纳入部分慢道改造设施中,722个社区儿童之家实现了社区全覆盖,母婴室1150多间,基本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并且创新推广移动母婴室,串珠成链,织线成网,儿童友好空间的网络越织越密,全方位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儿童友好街区,儿童友好实践基地的建设成为在双减政策下增加儿童校外活动空间的重要构成,为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科学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是打造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始终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打造无户籍地域差异、优质均衡发展的儿童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少儿医保参保人数达到了259万,按照每生1500元/年标准发放健康成长补贴,每年有20多万3-6岁幼儿受益。同时深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2020年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达到了99.54%。此外,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与住宅小区相伴而生的还有许多城中村,深圳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城中村,着力非正式住区补短板,丰富城中村儿童活动空间,改善城中村儿童的成长环境。

四、加强宣传倡导,探索建立儿童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圳坚持从一米高度看城市,广泛普及尊重儿童权利、儿童优先原则、儿童友好理念,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儿童友好的理念在深圳逐渐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成为城市文明底色。全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儿童参与活动,连续四年开通了深港澳儿童友好地铁专列,连续九年举办深圳儿童国际论坛、儿童自然艺术季、儿童友好艺术界等多项品牌活动,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深圳儿童友好社区日。

五、坚持开放包容,增进国际国内交流互鉴

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也坚持开放包容,注重交流合作,以儿童友好促进民心相通,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儿童友好城市群。深圳多年来开展跨境学童,在深港籍儿童、外籍儿童和家庭的关爱服务项目,也正在探索建设儿童探索馆、图画书博物馆、托育中心、儿童友好亲子酒店、家庭服务中心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市级优质妇儿活动工艺新地标,服务新标杆,并在周边建设儿童友好街区,推动在浅海合作化规划建设浅海国际化儿童友好街区大湾区的城市对话,倡议加强合作,共建儿童友好城市。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伴随着敢闯敢干事、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具有鲜明的深圳特色。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景,深圳用深圳速度加上深圳质量为儿童友好提供了深圳样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