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香山里小学:“澜湄童创自然角”行动项目启动,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做经验分享 |
发布日期:2022-10-27 字体:[ 大 中 小 ] |
9月23日,由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儿童中心承办的2022“澜湄童创自然角”行动项目启动,项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该行动项目旨在开展以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中国做法”,交流澜湄各国先进教学经验与案例,呼吁各国青少年儿童一同关注环境问题,共同维护同一江水、同一个地球。 据悉,澜湄合作是为促进次区域发展与繁荣提出的中国方案。该合作自2016年启动以来,得到湄公河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澜湄童创自然角”行动项目2022年面向澜湄流域内中国、老挝、泰国学校师生,通过建立牵手学校、作品征集、交流分享等形式,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为区域合作美好未来贡献儿童力量。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作为在儿童生态环境教育领域内有代表性的学校,成为了当前该项目成员校之一。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老挝、泰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分别致辞。随后,各校代表介绍本校基本情况。会议由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主持。 香山里小学校长王剑宜从学校办学基本情况、发展理念和对加入该项目的期待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中,香山里小学校长助理何海银代表学校进行了主题为《践行“创新素养”提升,为“创新者”成长赋能》的线上报告,从学校理念设计、实践探索和成效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何海银在报告中介绍了香山里小学以培养“创新者”为使命,通过融合学校文化顶层设计、空间环境、课程和技术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模式。 空间上,一切从儿童的发展需求出发,创建充满童趣的、协作探究型校园,其中“创新者”学习体验探究中心包括“创新者”种植体验基地、博物探究空间、自然探索中心和飞鸟驿站;该空间群落成为广东省《创新学习空间典型案例》。 课程上,构建的AMS劳动实践课程。以农耕文化、工匠精神和跨界挑战为主题,在真实问题,真实场景和真实挑战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银河种植荟、银河植物图谱、银河种子、银河堆肥站、“香山花园我设计”为代表的自然教育课程。该课程融入了生本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财商教育和劳动教育,旨在培养能适应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 在报告最后,何海银表示,香山里小学将继续以未来教育理念为引导,以培养学生素养为核心,推动深化学校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发挥新技术应用,探索新模式、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