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20)选读(十五) |
发布日期:2021-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2019年中国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四)
马 军 宋 逸 星 一 闫晓晋*
二、当前中国儿童健康的问题与挑战 (三)儿童疾病谱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儿童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环境污染相关问题、发育障碍及行为问题不断增加,伤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更加艰巨,需要将预防关口前移。 1.视力不良和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 中国儿童视力不良和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学龄儿童近视检出率呈低龄化趋势,1985年7~18岁儿童近视检出率约为25%,2014年增长至57.2%,18岁群体近视检出率更是由50%增长至接近80%,其主要原因是户外活动不足、课业负担重(如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和睡眠不足①。中国9~22岁学生每天运动不足1小时的报告率高达76%②,睡眠不足的报告率超过90%③。据预测,如果按照1985~2010年中国学生视力不良的增长趋势,到2020年,将有1.52亿名7~18岁中国学生视力不良,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80亿④。 2.龋齿问题严重 龋齿是儿童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2016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12岁儿童乳牙龋与恒牙龋并存,合计检出率约为28%,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⑤。中国10~12岁儿童乳牙龋充填治疗率为7.4%,10~19岁恒牙龋充填治疗率为23.5%,而2011~2012年美国儿童乳牙和恒牙龋充填治疗率即达到75%⑥,澳大利亚等国已超过90%⑦。 3.身体素质下降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从1985年到2014年,总体而言,中国学龄儿童综合体质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波动。在1985年至1995年期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学龄儿童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然而自1995年至2014年,儿童综合体质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肥胖状况的男生体质下降最为明显。这种变化趋势与中国儿童生活方式和营养状况转变密切相关。在这20年间,中国学龄儿童经历了由营养不良向营养过剩的快速转变,这二者均是导致儿童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的快速转变。以久坐、视屏时间增加等为主的生活方式和以精细、高热量食物为主的饮食方式,促进了中国儿童营养状态的转变,同时也使得儿童体质面临挑战。这些转变同时出现在城市和乡村地区。在转变的早期,儿童营养不良的现象得以明显改善,从而使那些由营养不良造成的体质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很快,营养不良的问题被营养过剩所替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二者均导致了儿童体质的下滑,而儿童体质恶化将进一步增加该群体成年后一系列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增加医疗负担⑧。 4.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在心理健康方面,50%以上的抑郁等精神障碍形成于14岁以前⑨,但大多数病例没有得到识别和诊治,从而对一生的精神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⑩。在中国,儿童期最常见的是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SD在男孩中比在女孩中更为普遍,患病率从1980年的3.7%增加到2011年的6.2%,略高于全球汇总患病率(5.3%)⑾。焦虑症和抑郁症是10~19岁群体中最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015年焦虑症和抑郁症分别是造成中国10~19岁群体疾病负担的第5和第7位原因,造成的疾病负担分别占中国该群体总疾病负担的4.5%和3.8%⑿。网络成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一种心理行为问题,由于儿童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的特点,网络成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它不仅能够增加物质滥用、抑郁、社交焦虑障碍等多种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⒀,还与欺侮和危险性行为关联密切⒁。 5.儿童青少年吸烟和饮酒问题严峻 导致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健康危险行为是通常在青春期开始的吸烟和饮酒。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烟草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40%,吸烟者超过3亿,而其中超过50%的每日吸烟者在20岁以前开始。男性吸烟比女性普遍得多,在15~24岁的人中,过去30天内至少有一次自我报告的吸烟率在2003~2013年间从男性的16.0%增加到23.5%,从女性的0.4%增加到1.1%⒂。饮酒的性别差异不如烟草明显。2018年WH0《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指出,超过200种健康状况与有害饮酒有关,包括肝脏疾病、道路伤害和暴力、癌症、心血管疾病、自杀、结核病和艾滋病毒/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所有15~19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四分之一(26.5%)是现在饮酒者,人数高达1.55亿⒃。一项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系统综述显示,过去30天酒精使用率在15~18岁男、女生中分别为36.5%和21.2%,在12~15岁男、女生中分别为23.6%和15.3%⒄。 6.生殖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学生对性的态度更加开放,但是他们对性和性传播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然很低,儿童青少年的性教育和健康服务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性传播疾病的发病风险攀升,在2008~2017年间,中国儿童青少年HIV/AIDS的发病顺位不断上升,由第12位上升至第5位,自2014年起,HIV/AIDS已替代狂犬病成为儿童青少年传染病的第一死因⒅。青年学生是HIV/AIDS感染的特殊群体,中国15~24岁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在近十年中逐年上升,近两年每年新报告3000余名学生感染者,其中,男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女学生感染人数每年稳定在50~60例,青年学生感染方式主要以男男性行为为主,约占85.0%⒆。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南》,该指南推荐了适合5~18岁人群的全面性教育课程,全面的性教育能够使儿童和年轻人获得准确且适龄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技能,树立积极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价值观⒇。鉴于此,针对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HIV/AIDS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力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卫生和教育等多部门系统联合防控以及对学龄儿童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马军,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宋逸,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健康公平;星一,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校卫生政策与管理;闫晓晋,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评估。
①马军:《关注青少年健康夯实健康中国基础》,《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年第8期;C.Jan, R.Xu, D.Luo, et al.“Association of Visual Impairment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Chinese Schoolchildren. JAMA Pediatr,2019,173(7),pp.190-914. ②王政和、董彦会、宋逸等:《中国2014年9~22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的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年第3期。 ③宋逸、张冰、胡佩瑾等:《2010年全国汉族中小学生睡眠状况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第7期。 ④H-P.Sun, A.Li, Y.Xu,et al., “Secular Trends of Reduced Visual Acuity from 1985 to 2010 and Disease Burden Projection for 2020 and 2030 am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JAMA Ophthalmol,2015, 133(3), PP.262-268.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6年10月25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⑥B.A.Dye, G.Thornton-Evans, X.Li,et al., “Dental Caries and Sealant Prevalenc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1-2012.” NCHS Data Brief, 2015,191(191),pp. 1-8. ⑦A.Jokovic, D.Locker,G.Guyatt, “What do children's global ratings of oral health and well‐being measure?. ”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2005, 33(3), pp.205-211. ⑧Y.Dong ,P.W.C.Lau,B.Dong, et al., "Trends in physical fitness, grow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5 million students from six successive national surveys between 1985 and 2014."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2019,3(12),pp.871-880. ⑨G. C.Patton, C.Coffey, H.Romaniuk, et al., “The prognosis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adolescents: a 14-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2014, 383(9926),pp.1404-1411. ⑩J.Morris, M.Belfer, A.Daniels, et al., “Treated prevalence of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ceived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42 low-and-middle-income countrie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and Allied,2011, 52(12), pp.1239-1246. ⑾Y. Zheng, X.Zheng,“Current state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hild psychiatry in china.”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2015,9(1),pp.1-10. ⑿徐荣彬、靳丹瑶、宋逸等:《2015年中国青少年疾病负担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第10期。 ⒀C. H.Ko, J. Y.Yen, C. F.Yen,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 Psychiatry, 2012,27(1), pp.1-8. ⒁韩耕愚、雷园婷、吕若然等:《北京市高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年第10期。 ⒂M.Wang, X.Luo, S.Xu, et al., “Trends in smoking prevalence and implication for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 serial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s from 2003 to 2013,”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2019,7(1),pp.35-45. ⒃“Global State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 2018,”世界卫生组织官网,2018 年,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74603/9789241565639 - eng.pdf? ua =1&ua =1。 ⒄Y.Feng,IM. Newman,“Eatimate of Adolescent Alcohol Use in China;A Meta-analysis ,”Archives of Public Health,2016,74 ( 1),p.45. ⒅Y.Dong,L. Wang,D. P. Burgner, el al.,“Infetious Diseases in Children aund Adolesents inChina:Analysis of National Surveillance Data from 2008 to 2017,”BMJ,2020 ( 369),p. 1043. ⒆吴尊友:《我国艾滋病经性传播新特征与防治面临的挑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年第6期。 ⒇“International'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 An Evidence - informed Approach,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8年,https ://unesdoc.unesco.org/ark:/48223/ pf00002607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