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20)选读(十三) |
发布日期:2021-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2019年中国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分析报告(二)
马 军 宋 逸 星 一 闫晓晋*
一、与《纲要》相关的儿童营养健康指标变化情况 (二)儿童伤害 1.儿童死亡率 中国20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0年的64.51/10万下降为2017年的41.84/10万。男生和女生的死亡率均下降,其中,男生的死亡率下降更多;城乡的死亡率均下降,且乡村死亡率下降更多;东中西部地区的死亡率均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最多,东部地区下降最少。 2.伤害死亡率 截至2017年,国家统计局监测报告显示,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相对下降44.51%,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从2010年的22.41/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3.18/10万,下降幅度为42.18%,已提前实现《纲要》目标(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准下降1/6)。同时期,GDB(Global Diseases Burden) 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从2010年的56.03/10万下降至2017年的32.15/10万,下降幅度为42.61%(95% CI:37.91%~45.35%),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从2010年的28.22/10万下降至2017年的20.75/10万,下降幅度为26.48%(95% CI:22.51%~28.98%),已提前实现目标。18岁以下男童下降27.08%(95% CI:23.29%~29.91%),女童下降22.52%(95% CI:20.01%~28.09%)。①全国31个省(区、市)②中,只有北京儿童伤害死亡率呈现增长趋势。 (三)儿童常见病和健康危险因素 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近视 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57.4%,到2014年上升到62.2%,上升了4.8个百分点,未实现《纲要》中“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的目标。男女生视力不良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上升,男生上升幅度大于女生。城乡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上升,乡村学生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学生。在31个省(区、市)中,只有5个省(区、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得到控制,其中仅有3个省(区、市)视力不良发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55.6%,到2014年上升到57.2%,上升了1.5个百分点。男女生近视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上升,男生上升幅度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近视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下降,而乡村学生却呈现上升趋势。在31个省(区、市)中,有13个省(区、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得到控制(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个省(区、市)近视发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2.龋齿 2010年全国12岁学生龋齿发生率为29.1%,到2014年上升到30.2%,未实现《纲要》中“控制中小学生龋齿发生率”的目标。12岁男生龋齿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下降,而女生却有所上升。城市12岁学生龋齿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上升,乡村学生也上升了。在31个省(区、市)中,有17个省(区、市)12岁学生龋齿发生率得到控制,其中,有10个省(区、市)12岁学生龋齿发生率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2010年全国12岁学生恒牙龋充填率为5.8%,到2014年下降到4.6%。男生恒牙龋充填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下降,女生也下降。城市学生恒牙龋充填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下降,乡村无明显变化。在31个省(区、市)中,仅有5个省(区、市)12岁学生恒牙龋充填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上升。 3.体质健康 (1)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 2010年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85.4%,到2014年下降到84.5%,未完成《纲要》中 “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的要求。男生体质健康达标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下降,而女生却有所上升,上升了0.8个百分点。城市和乡村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经过统计学检验,在30个省(区、市)中,有8个省(区、市)2014年较2010年体质健康达标率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省(区、市)则不变或下降。 (2)中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 2010年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为1.7%,到2014年上升到2.2%。男生体质健康优秀率2014年较2010年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女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上升幅度较大,上升了0.9个百分点。城市和乡村学生的体质健康优秀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经过统计学检验,在30个省(区、市)中,有15个省(区、市)的体质健康优秀率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其余15个(区、市)中,5个省(区、市)下降,10个省(区、市)不变。 (3)中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 2010年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为16.5%,到2014年上升到19.1%。男女生体质健康优良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女生上升幅度大于男生;城乡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乡村上升幅度大于城市。经过统计学检验,在30个省(区、市)中,有20个省(区、市)的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省(区、市)则不变或下降。 4.睡眠不足 依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2016年发布的儿童推荐睡眠量,9~12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少于9小时、13~18岁儿童少于8小时被定义为睡眠不足③。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率为74.9%,2014年上升到77.2%。男女生睡眠不足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城乡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率2014年较2010年也都上升。经过统计学检验,被调查的30个省(区、市)中,仅有5个省(区、市)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马军,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宋逸,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健康公平;星一,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校卫生政策与管理;闫晓晋,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评估。
参考文献: ①叶鹏鹏、金叶、段蕾蕾:《不同儿童发展纲要时期下中国儿童伤害死亡率变化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年第11期。 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此后不赘。 ③S. Paruthi, L.J. Brooks, C. D'ambrosio, et al. “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a Pediatric Populations: 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2016, 12(06), PP.785-7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