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20)选读(十二) |
发布日期:2021-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2019年中国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分析报告(一)
马 军 宋 逸 星 一 闫晓晋*
儿童健康不仅关系其一生健康和家庭健康,也是国家和民族健康的基础,是国家人才战略强国的基础。关注并促进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前提、全面小康的体现,也是健康中国的基础。2011年7月,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基本实现的前提下,针对当时儿童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未来十年在儿童发展上所要达到的目标。《纲要》的“儿童与健康”部分提出了多条在未来十年针对儿童健康要达到的目标——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等①。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及多部门的配合下,过去十年,国家加大了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和投资力度,在诸如伤害、贫血患病率、营养不良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儿童健康的某些问题越发严重,如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及近视发生率不断攀升,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对《纲要》指标,尤其是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以确定儿童健康的优先领域,可以为促进儿童健康提供明确的方向,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针对性措施实现最大效益,让社会各界更加明确提高儿童健康应该努力的方向,这对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卫生服务的完善、健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与《纲要》相关的儿童营养健康指标变化情况 (一)儿童营养 1.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5.4%,到2014年上升到20.4%,上升了5.0个百分点,未达到《纲要》中“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的目标。男女生超重/肥胖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城乡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被调查的30个省(区、市)②超重/肥胖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 2.中小学生营养不良 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率(指生长迟缓发生率+消瘦发生率)为8.4%,到2014年下降为6.1%,预期可实现《纲要》中“控制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率”的目标。男女生营养不良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城乡学生营养不良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也均有所下降。被调查的30个省(区、市)营养不良发生率2014年较2010年均得到控制,其中27个省(区、市)营养不良发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3.中小学生贫血 2010年全国7~14岁的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10.8%,到2014年下降到8.9%,下降了1/6,按照这种趋势,到2020年基本可以完成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的目标。男生和女生贫血患病率2014年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且男生下降更多。城乡学生贫血患病率也均有所下降,城市学生下降更多。30个省(区、市)中有13个省(区、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下降超过或等于1/3,提前完成《纲要》目标。
*马军,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宋逸,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儿童健康公平;星一,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校卫生政策与管理;闫晓晋,北京大学儿童卫生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评估。
参考文献: 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2011年8月8日,http://www.scio.gov.cn/ztk/xwfb/46/11/Document/976030/9760301_1.htm。 ②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此后不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