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教》|名家谈“双减”丨余清臣:当代家庭学习活动的基本定位与组织原则
发布日期:2021-12-19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了对当前中小学生越来越繁重的学习负担进行治理,党和国家出台了针对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政策的真正落实不能缺少家庭的担当和投入,如减轻课外培训负担就特别需要家庭教育者的理解和配合。对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切实减轻需要按照教育和学习规律行事,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家庭中落实“双减”,家长们要以有指导的子女家庭学习活动之“道”为中心,踏实开展符合家庭学习之道的活动,减少或终止与其不符的活动。在子女教育问题日益让家长焦虑的今天,这种按规律和逻辑行事的思路才应是当代家庭学习活动开展的根本思想和行为方式。

一、当代家庭学习活动的基本定位

理解家庭中的子女学习活动要从理解家庭开始,家庭的内涵与特质决定着这个领域子女学习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何谓家庭的问题上,很多争议至今都存在,对家庭的深入理解要在这些争议中穿行。总体上看,对家庭的理解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思路,一是生物学思路,二是社会学思路。理解家庭的生物学思路主要强调家庭的血缘亲族关系,看重家庭作为生物种群关系的系列特质。理解家庭的社会学思路主要强调家庭的角色互动关系,看重家庭作为社会组织关系的系列特质。在这两种视角的基础上,当前对家庭的理解可以确定三个基本点:(1)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基层生活组织单位;(2)家庭以生物性的血缘亲族关系为基础关系;(3)家庭的组织形态不断增加新的社会性内涵。可以说,正是家庭的这三个内涵要点决定了当代家庭学习活动的基本价值、组织风格和领域范围。

第一,家庭是人类社会基层生活的组织,家庭中的学习活动因成员高质量生活需要而必要和必然。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实际上这个说法也可以进一步补充为:家庭是社会的生活性细胞。人类社会进入家庭化阶段之后,家庭就在根本上被定位为最为基层的生活组织机制,生活组织功能是家庭最为基础和根本的功能。在家庭化的生活组织中,每个成员都会追求更高质量的生长发展,这在根本上就要求和促成家庭成员的学习。因此,家庭学习活动具有一个根本的价值逻辑,即为成员高质量生活的需要而存在。

第二,家庭是以血缘亲族关系为基础的组织,家庭中有指导的学习活动需要在组织方式

上因势利导。在家庭形成和发展方面,血缘亲族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这种关系在支撑成员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限制。在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家庭有指导的学习活动的“向谁学(谁可以指导)”“学什么”和“怎么学”,在形势上有具体、明确的特点。在“向谁学(谁可以指导)”上,有指导的家庭学习活动只能以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和家庭能联合的其他人员为限;在“学什么”上,有指导的家庭学习活动只能以“可提供教育和指导的人员所能掌握的内容”和“可使用的科学文化知识载体承载的内容”为限;在“怎么学”上,只能以“家庭人力和物力能提供的条件”以及“不影响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为限。总而言之,家庭中的学习活动有着自身的基本状况和相应限制,在具体组织上需要根据各个家庭更具体的情况因势利导。

第三,家庭是社会性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化的组织,家庭中有指导的学习活动需要不断调整和变化学习范围。从根本的道理来说,家庭中的学习活动需要以成员高质量生活需要作为确定内容范围的依据,但是家庭整体和成员的高质量生活需要会随着家庭本身的组织形式变化而变化。从家庭本身发展的历史来看,作为组织成员生活和传承家族谱系的家庭,在具体的生活管理、交往、经济、育幼、养老等社会性功能维度上,都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有着侧重点的变化。这不仅意味着家庭成员的高质量生活需要会随着时代改变,也意味着家庭学习内容需要相应变化。如果说,家庭在古代主要通过强化后代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占有而保障延续其发展,那么今天的家庭就越来越需要通过强化后代的教育发展水平而争取更好的延续发展。概言之,家庭在历史发展中会改变社会功能与定位,由此具有的不断变化的社会性内涵就要求不断变化的学习内容与之相匹配。

二、当代家庭学习活动的组织原则

对于任何历史时期的家庭来说,成年和未成年成员的学习都是必需的,未成年成员需要学习的必要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和迫切。事实上,知识社会时代的家庭早已需要把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学习问题放在中心的位置,因为这个时期的家庭延续发展需要特别强调以子女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作为中介和途径。但是,从众多家庭学习活动的组织开展现实来看,取得积极效果的情况并不十分普遍,这中间出现了多种问题:依附于学校学习需求和标准、人生教育等核心板块缺失、开展方式不立足于现实的家庭生活、学习中的家人关系异 化……这些问题也是当代家庭学习活动不尽如人意的常见原因。因此,当代家庭学习活动需要根据基本定位来明确核心的组织原则,在认识逻辑、内容范围、组织方式、家人关系上确定积极的方向与准则。

第一,家庭学习活动需要以人生格局和生活本位为认识逻辑。如果说,当代学校的学习活动主要从正误、多少、深浅等方面来定位理想的效果,那当代家庭的学习活动更要从家庭成员人生和生活的福患、喜悲、成败来定位理想的效果。虽然,当代家庭需要在教育和学习上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但家庭终究是成员的基本生活组织,为幸福人生组织日常生活才是家庭最为本体的功能定位。所以,对学习活动的所有认识和理解都要以人生格局和生活本位为认识逻辑。能够提高人生质量和生活品质是家庭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依据。这也就是说,如果家庭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知识和考更高分数而陷入离散纷争,就违背了家庭学习活动的基本认识逻辑。

第二,家庭学习活动需要在立德树人事业中以人生与生活事物作为基本内容。毫无疑问,今天有指导的家庭学习活动可以涉及很多内容,也不可能完全拒绝把典型的学校学习任务添加进来。但是,当代家庭学习活动在内容范围上还要有更为整体和立体的格局观,需要从家庭学习者高质量生活需求的时代内涵中来把握学习内容的基本范围与扩展范围。虽然,学校学习活动对应的学业质量和学历水平也是当代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从更为整体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定位来说,家庭学习活动更应该在立德树人事业中以明确的人生和生活事物作为核心和基本的内容。在促进未成年成员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家庭学习活动更应该在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规划人生奋斗行动、应对人生挑战与困扰、接纳人生成败、认识理解生活事物、体验生活过程、开展生活行动等方面有主要的担当。可以说,在人类学习类型和功能不断细化的历史进程下,家庭学习活动更应该主要涵盖与家庭更紧密相关的人生与生活事物作为基本内容。在这些内容学习已有保障的基础上,家庭学习活动可更多涵盖其他类型学习对应的学习内容,如学校学习中的学业部分。当然,这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家庭学习活动可以更多涵盖学校学业内容的前提条件是已经保障了对人生与生活事物的家庭化学习。

第三,家庭学习活动需要以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基本活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专门腾出时间和空间、专门组织设计形式来开展子女的学习活动,经常是以家庭生活的节奏被打乱和质量减损为代价的。当然,如果这种打乱和减损是偶尔和轻度的,多数家庭还可以承受,但这种状况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事实上,当代家庭确实可以发挥人口、经济、社会管理、学校教育支持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但都要以健康、积极的家庭生活为本,即都要把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基本的活动载体。家庭中子女学习活动的组织也要特别强调借助家庭的日常生活来融合进行,以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基本活动载体,专门组织的家庭学习活动可以作为补充的开展方式。事实上,让子女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学习人生与生活事物的内容,不仅不与家庭日常生活有冲突,反而是更为顺利而深刻的。家庭共餐时的对话交流、关于公共事务的家庭会议等,都是特别常见但又特别有益的子女家庭学习活动载体,子女完全可能在组织良好的家庭日常活动中掌握宝贵的人生与生活事物知识与经验。

第四,家庭学习活动需要以保护家人积极交往作为人际关系底线。德国的教育研究者劳夫曾提醒说,父母对子女专门的教育努力常常是超越常态亲子关系的人际力量,经常会给子女带来额外的压力并影响亲子关系,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努力应该是有所警醒和节制的,父母的教育努力应该注重保护积极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一些体验:不和孩子谈学习就关系美妙,一和孩子讲学习就容易“鸡飞狗跳”。在家庭中,开展子女学习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指导和引领,但家长的指导和引领也会时而引发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和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说,偶尔的紧张关系是家人关系建设和调整的积极因素,但长久的紧张状况难免会破坏家庭关系的根基。因此,当代家庭学习活动在组织中要注重对家人关系的尊重和保护,要把在长期上保护家人积极交往作为在家庭学习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底线。家庭在根本上是所有成员的日常生活基地,长久的安宁与和睦才是积极的状态,开展家庭的学习活动也要以此为底线。

 

文章作者:余清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教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