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价值 |
发布日期:2020-06-09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说起鱼,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吃鱼聪明、鲤鱼跃龙门、年年有余、烤鱼等?鱼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知道为什么鱼在水里来去自由?吃鱼为什么变聪明?常见的鱼叫什么名字吗? 中国儿童中心携手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推出“探索鱼类生命奥秘,智慧点亮儿童健康生活”主题科普活动。为你普及鱼类生物学特点、鱼类与营养健康、鱼类与人文自然的知识。培养热爱生活、珍惜食物的情怀,养成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唤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快来跟紧我们的脚步,一起探索有关鱼的那些奥秘吧! 第 3 期 鱼类营养价值 鱼类大体上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两大类。但不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其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大致相同,但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各有不同。鱼肉营养价值较高,经研究发现,儿童经常食用鱼类,其生长发育比较快,智力的发展也比较好,而且经常食用鱼类的人,身体比较健壮。 蛋白质 鱼类中蛋白质含量因鱼的种类、年龄、肥瘦程度、及捕获季节等相关。一般为15%-25%。如黄鱼含17.6%、带鱼含18.1%、鲐鱼含21.4%、鲢鱼含18.6%、鲤鱼含17.3%。鱼肉蛋白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色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属于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与畜禽肉相近。 脂肪 鱼类脂肪含量低,一般为1%-10%,主要分布在皮下和内脏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很少,鱼类的种类不同,脂肪含量差别也较大,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一些深海鱼含有EPA和DHA,具有调节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辅助抗肿瘤等作用。 碳水化合物 鱼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约为1.5%。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有些鱼不含有碳水化合物,如草鱼、青鱼、鲈鱼、鳜鱼等。 矿物质 鱼类矿物质含量为1%-2%,磷的含量占总灰分的40%。钙、钠、氯、钾、镁、含量丰富,钙的含量较畜禽肉高,为钙的良好来源。海水鱼类含碘丰富。此外,鱼类含锌、铁、硒也比较丰富。 维生素 鱼类肝脏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鱼类是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维生素E维生素B和烟酸的含量也较高,但几乎不含维生素C。 另外,鱼类肌肉组织中肌纤维较短,筋膜少,水分含量多,组织细腻柔软。因此,肉质比较鲜嫩,和禽畜肉相比,吃起来更觉软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口味好、易于消化吸收的优点。 正确吃鱼的几点建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建议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周吃鱼280-525克,即平均每天40-75克。如果是孕妇,每周最好吃2-3次鱼,每次3两左右,其中至少1次是三文鱼等深海鱼。 2.建议吃不同品种的鱼类,切勿偏吃,特别是对于育龄妇女和幼童。 3.对于孕妇、计划怀孕的妇女和幼童等容易受汞影响的人群,在选择鱼类时,应避免体型较大的捕猎鱼类或其他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包括鲨鱼、剑鱼、旗鱼、金目鲷以及吞拿鱼(如金枪鱼,特别是某些品种如大眼吞拿鱼、蓝鳍吞拿鱼)等。 4.烹调鱼时建议多选择蒸、炖、煮的方法,少选择煎、炸、烧烤,以免摄入过多油脂而带来超重肥胖问题。此外还可以避免高温烹调对脂肪酸的破坏作用,以及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果是吃生鱼片,就一定要注意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