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的“五感认知”活动
——托育班精彩纷呈的活动纪实 |
发布日期:2020-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对于2-3岁儿童来说,他们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感受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呢?感知觉! 3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喜欢用手去抓、放大双眼滴溜溜地看、放在鼻子面前闻一闻、放在嘴巴里尝一尝,使劲晃一晃听声音,他们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来探索和感知美丽多姿的世界。然后学习思考、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在托育班里,为了顺应孩子们的感官探索需要,我们精细设置了每日“五感认知”活动。孩子们每天都会五感认知当天的食材,有蔬菜、有水果、有鸡蛋、有虾等等,在认识这些食材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盘打翻了的菠菜汁——菠菜汁扎染 保健医姐姐送来了一把菠菜,小朋友们看了看菠菜,闻了闻气味、摸了摸菠菜,小朋友们抢着说菠菜是绿色的,闻起来是香香的,叶子摸起来是滑滑的。“那菠菜放在榨汁儿机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老师提出了疑问。于是,老师把菠菜放进榨汁儿机里,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把菠菜榨出汁儿的过程…哎呀,一不小心菠菜汁打翻了,洒满了桌面。这可怎么办? 老师没有批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去追究是谁弄洒了菠菜汁?而是以变魔术的方式,拿起了一张纸巾放到了菠菜汁儿上,说:“我要用这个汁儿变魔术,你们看着我把它变成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让孩子们观察纸巾的变化。 “看!菠菜汁儿爬到纸上了!”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纸巾的变化上,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用纸巾去沾菠菜汁,他们有的像老师一样将纸巾折成小块蘸蔬菜汁,有的大块的放到汁里,有的还会通过拍打,按压让整张纸巾都染上绿色,还有的小朋友将纸巾团成球……所有的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欣赏着自己手里的纸巾变化样子。 在这次的活动中,虽然出现了菠菜汁打翻的插曲,但是,老师巧妙的将认知活动改成了扎染活动,幼儿不仅观察了菠菜如何从叶子变成了汁,还通过用纸巾沾汁发现了蔬菜汁可以吸到纸上,感知了纸巾从白色变成绿色的过程。操作的过程中促进了幼儿拍、折、按、压、团等精细动作的发展,同时获得了愉悦感受。 和黄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孩子们都认识黄瓜,但对黄瓜他们的认知到底有多少?仅限于认识外表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黄瓜,和它来一次“亲密接触”。当黄瓜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认识,还能够说出“绿色的”,闻一闻“有一点味儿”,摸一摸“有小点儿”。还有宝宝说“我吃过”再进一步追问“那么,黄瓜是什么味道的?”宝宝就无法表达了。 于是“吃黄瓜”就成为了我们今天的活动内容。 吃之前,一定要先洗干净!宝宝们都想尝试,大家轮流到卫生间用小刷子清洗。我们发现:黄瓜身上的小白点儿是能够被刷掉的。而且洗过的湿黄瓜,亮亮的。 黄瓜要大家一起分着吃,自己切开吧。找来小案板和小餐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宝宝一手扶着黄瓜,一手拿着餐刀,在小案板自己切。黄瓜一切开,浓浓的清香就飘散开来,孩子们灵敏的小鼻子一下子就捕捉到了“信息”,他们努力的用小鼻子吸收着香气,享受着,同时也激发出品尝的欲望。每个人都边切边尝的。有宝宝说出了“黄瓜甜的”,宝宝积累了自己与黄瓜“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味道认知。这么好吃的黄瓜宝宝全吃光,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的,分享着自己准备的美味食材。 品尝过后的小案板、小盘子,还有垃圾怎么办呢?很自然的宝宝把垃圾扔进了厨余垃圾桶。当老师邀请小帮手清洁盘子和案板时,宝宝们也是积极报名,认真操作,一副驾轻就熟的熟练样子,将小盘子和小案板清洗的干干净净。过程中,不仅引导宝宝从视、触、嗅、味等多感官认识材料,还给予幼儿充分尝试与操作的空间,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收获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支持幼儿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为未来在生活中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相关经验奠定基础。 托育班的每日生活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五感认知”活动。这些活动既符合2-3岁孩子探索感知世界的欲望,又能充分的满足他们动手操作、充分感知体验的需求。 孩子们通过视、听、触、味、嗅等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操作,不仅能够从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注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形成爱劳动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充分地刺激感觉器官还能够刺激大脑神经细胞之间形成联结,形成丰富的回路,刺激大脑发育。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