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幼儿园啦!
——早期儿童发展部入园过渡课程体验纪实 |
发布日期:2019-06-13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早期儿童发展部亲子班课程不仅要抓住1.5-3岁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还要帮助幼儿实现良好的入园过渡。针对亲子班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和家长需求,我们实施开展了以“我要上幼儿园啦”为主题的过渡课程体验。 过渡课程的第一个阶段是“亲子陪同时间”。在亲子陪同时间,家长可以进入教室,但只在规定的地点观察幼儿,幼儿独立围坐在老师周围,参与游戏和互动。老师们会通过绘本阅读、绘画创作、音乐欣赏、科学探索、健康运动等亲子游戏,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生活。如在绘本阅读《汤姆上幼儿园》活动中,幼儿跟随汤姆体验了上幼儿园的过程,从对上幼儿园的忧虑与紧张,到初步接触和蔼可亲的老师,体会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和开心。而家长则能够从汤姆的父母身上学到很多育儿的经验,比如汤姆的母亲面对汤姆不想上幼儿园时,她什么也不说,只是亲一亲、抱一抱汤姆,用无声的鼓励支持孩子。通过“亲子陪同时间”里的每一项活动,老师们传递给家长更多实用的理念与方法,也缓解了家长对孩子即将入园的焦虑心情。 过渡课程的第二个阶段是“独立入园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家长将离开亲子教室,幼儿独自与老师们一起游戏、互动。老师们除了继续通过丰富的游戏课程,让幼儿度过快乐的独立入园时间外,还将“加餐、如厕、洗手”等生活自理环节作为重要内容,幼儿需要自己吃加餐、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这不仅会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更希望传递给家长一种理念:三岁左右的幼儿,可以独立做这些事情了,家长要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让幼儿自己照顾自己。 那么,面对幼儿即将入园,家长还可以做些什么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呢?为此,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绘本阅读。在家里,家长可以为幼儿选择相关的绘本,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及幼儿园生活。为家长和幼儿之间建立更好的亲情纽带。绘本推荐:《我爱幼儿园》、《汤姆上幼儿园》、《魔法亲亲》、《爱心树》、《看不见的线》等。 2.为幼儿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后续的活动中,家长会慢慢离开我们的活动室。家长可以提前和幼儿说明,如,我会坐在某个地方等你。让幼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独自与邻居和朋友相处片刻。 3.形成有规律的作息。家长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只有建立了规律的进餐、运动、睡眠习惯,幼儿才能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4.逐步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外套、鞋子,自己喝水、进食等。 5.学习表达自己的需求。幼儿年龄较小,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在有需要、有困难的时候学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并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 6.家长学会调整心态。幼儿入园难免会有一段时间的分离焦虑,此时家长需要以平常心对待,不可过分焦虑,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同时,尝试去理解幼儿的感受,并给予鼓励。不可哄骗、吓唬孩子强行入园。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接送幼儿,不能因为哭闹就中断入园。 接下来,早期幼儿发展部的教师们会继续开展“入园过渡”系列课程。步入幼儿园是每个幼儿必经的成长之路,相信在老师、家长和幼儿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