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风和意已春
——早期儿童发展部“腊八节”活动纪实 |
发布日期:2019-01-16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腊月风和意已春”,我国民间也有谚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作为春节之前的重要节日,在古代就有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早期儿童发展部的教师们与家长儿童共同开展了“腊八节活动”。 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以腊八节的传统民谣开始。随后,老师介绍了腊八节的来历以及喝腊八粥的习俗。之后教师出示了魔法袋,家长与宝宝们闭上眼睛,通过听、触、闻等方式,感知魔法袋里的材料,这个活动充分利用三岁前宝宝感官学习的特点,让家长体会到儿童通过感官认识世界的特点,大家共同了解了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并共同讨论了制作腊八粥的流程。 了解了腊八粥,老师和宝宝们一起还制作了腊八蒜。在这一活动环节中,宝宝们自己动手剥蒜、装蒜,促进了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独立完成一件小事可以使宝宝们获得更多自信,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参与,也能够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宝藏期待着宝宝们去探索。早期儿童发展部的教师们将传统文化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儿童幼小的心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