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亲子共读家庭教育巡讲(中直机关实验幼儿园站) |
发布日期:2018-12-2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11月15日上午,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好未来教育集团主办,中直机关幼儿园承办的亲子共读家庭教育巡讲活动在中直机关实验幼儿园举行。巡讲团特聘专家、国内知名亲子阅读推广人,心理咨询师,2016年北京阅读季书香中国金牌阅读推广人陶小艾老师及学生家长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陶小艾老师向各位家长作了《亲子共读中如何高效讲读绘本》专题讲座,介绍了绘本的几种讲读策略和阅读延伸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静态朗读 静态阅读就是从绘本的封面标题开始一直阅读到封底,跟孩子安静地读完一本书。在静态阅读中,除了正文之外,护封、封面、前后环衬、扉页、封底,也是需要关注的对象,它们相互之间有着细节的微妙联系,共同参与了绘本故事的整体结构。因此,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讲读者应当利用好这些细节的呈现与关联,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调动孩子对故事的阅读兴趣。而在正文的阅读中,陶老师强调了讲读的语气、语速、声调、动物叫声、表情等,应当配合绘本的情感基调和艺术特点,让绘本的讲读更加生动。陶老师还亲自示范了《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静态讲读方法,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二)动态朗读 动态阅读指的是阅读不再只是停留在平面,更多的会由讲读者或讲读者和孩子一起将绘本动起来,讲读者主动提问跟孩子交流并利用多种形式将阅读立体化。陶老师进一步结合具体绘本讲读案例,提示家长们根据绘本的内容适时提问,并通过鼓励和引导,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此外,还可以通过道具辅助、多媒体素材拓展、小剧场表演、变换场地等多种方式,丰富阅读活动的形式。 (三)无字书的讲读 无字书的讲读对讲读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让家长们在亲子阅读中感到困难的一类图书。针对无字书的讲读策略,陶老师亲自做了《雪人》的讲读示范,并详细介绍了方法,包括:读懂无字书;给人物起名;根据孩子的关注点,添枝加叶,适时补充并多交流,引导孩子更多发现;偶尔跟孩子示弱,有意赞赏孩子;反复阅读;分角色共读或拼读;设计形式,玩转无字书;将孩子讲的故事录下来等。 (四)精读绘本 精读又叫细读,它要求按照绘本的原文一字不落的读完,不仅读完,还要理解其义,仔细研读每一个画面。精读的具体方法就是反复阅读。对于一些经典的绘本,家长可以根据时间和具体情况选择精读。 陶老师还总结了亲子阅读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择适合讲读的书,从源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时间,化整为零,把握阅读时机;提前准备;创设环境,使阅读更有仪式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不过多提问、不过多比较、不留任务、不过早指读等等。 绘本具有无限延伸的特性,因此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一些延伸活动也是亲子阅读的重要部分。讲座中,陶老师结合一些讲读实践,介绍了生活演绎、自由涂鸦、创意手工、绘本剧表演等多种延伸活动的形式。她进一步提示家长们,在讲读过程中不要带有任何预设,而要认真地读这个绘本,找出打动点;延伸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性,不要外在于形式;注意选书的适龄性、材料的适宜性;突出趣味性,而非说教性。 陶老师的讲解生动具体、内容充实,方法的归纳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为亲子阅读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