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版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智商不是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
发布日期:2018-11-06 浏览次数: 字体:[ ]

孩子的智商牵动父母的心,也是人之常情。一些家长也会选择去为孩子进行智力测验。当您带孩子去测智商的时候,您能确切理解和正确看待智商吗?

 

什么叫智商

    量身高要有一把尺子。测量智力像量身高一样也要有把“尺子”,这把“尺子”叫“量表”,它是由一系列标准化的测验题组成的。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于1905年编制了一套智力量表,也就是用预先编制的一套题目作为测量智力的尺度。此后,智力测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后来一个叫施大伦的人提出了“智商”这个概念,用量表测验后,计算出智商(IQ)来表示智力的高低。智商就是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之比,也就是拿实际年龄去除智力年龄所得到的商数,公式为: IQ=MA∕CA×100

比如,一个7岁的孩子,经测验如果完成了7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与实龄都是7,智商为7÷7 ×100=100;如果完成了9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为9,智商为9÷7 ×100=129;如果只完成了5岁儿童应完成的项目,其智龄为 5,智商为5÷7×100=71。

人的智商是按常态分布的,即智商为90~110的人最多,属智力中常;70~90或110~130的人较少,属智力较低或较高;70以下或130以上的人更少,属智力低常(智力落后)或智力超常。

 

如何看待智商

尽管智力测验有相当的科学性,测验结果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能把测验结果绝对化。

第一,尽管一再努力,量表中的题目也难以避免经验的影响,就是说不同的孩子对同一题目学习到的机会不一样,因而一个孩子没有通过某个题目,可能仅仅是由于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而不是智力差。

第二,第二,无论怎样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也很难用一份量表的有限题目测出孩子智力的全部情况。

第三,第三,由于智力发展在人的早期变化性大,因此7岁以前测验的智商,对以后智力发展的预见性很低。比如一个5岁孩子测得智商比较高,但长大未必聪明。即使一二年级孩子的智商,也还不能很好地预测他们以后的智力发展。用著名心理学家潘菽的话说,就是:“心理测验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心理测验是可用的,但不能完全依靠它。”

    至于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营业性的智力测验,本身也难保不鱼龙混杂,其结果的可靠性也很难说。对结果的解释稍不慎重,闹不好也会带来误解。比如,有的心理测验主持者把智商90以下者都解释为智力低下,就很不正确,其实智商在70以下者才能被认为是智力低下。再说,一个孩子学业成绩的好坏,日后作为的大小,也不是完全由智力决定的。

因此,在您带孩子测过智商以后,大可不必过分忧虑或欣喜。请您把测得的智商,仅当作了解孩子智力发展情况的一个有用的参考数值。万不可把一个智商当“标签”贴在孩子身上,给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日后成才定终身。

来源:《中华家教》2018年第10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