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智慧父母成长课堂(六):《发现母亲》之母亲危机——优秀图书品读家长沙龙 |
发布日期:2017-05-0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母爱伟大潜藏危机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母亲是孩子成长重要的领路人。然而,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不少家庭把孩子寄养在祖辈家中,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将来不会影响亲子关系。这种做法贻害无穷,却未引起足够重视。2017年4月16日,智慧父母成长课堂第六讲以《发现母亲》 一书为基础,与家长一起探讨当前需要警醒的母亲危机。
“只生不养”:母职意识淡薄
1.明清之后:母亲只生不养,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 2.现代家庭:母职(亲职)意识淡漠,孩子出现问题,成为家长工作努力的证据;
1.寄养的“亲生后母现象”:寄养子女回归家庭多发生融入困难,家长也难以接受,亲子关系恶劣; 2.留守儿童数量巨大(2012年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许多地方以父母外出务工、子女寄养祖辈为风气,否则会被认为没出息。 不正常亲子关系影响深远 一、“只生不养” 造成不正常亲子关系 1.儿童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2.不利于培养健康人格; 3.影响儿童一生发展。 二、悲剧频发 1.作者亲身经历; 2.重释夏雯事件(1988年《人民日报》); 3.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自杀(2015年)。 分享:母亲对我的重要影响 母亲教育落后是根源 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绝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美】斯特娜夫人:(1870-1931),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著有《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1914),用自创的“自然教育法”教育女儿维妮弗里德,女儿3岁能写诗歌和散文;4岁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能熟练运用8个国家的语言对话和写作;9岁就已经通过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入学考试;10岁就能熟练运用13种不同语言交谈。 下期预告: 一、母教重要领域:孩子成长三棱镜说 二、案例探讨: 1.古代:妻与妾子女受到不同教育; 2.现代:寡母名子现象——蒋介石、胡适、鲁迅、老舍等; 3.当代:我们如何做母亲——辣妈的得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