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润童心 暖千家 |
发布日期:2016-12-08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中国儿童中心领导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的指导下,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精神为指导,依托中国儿童中心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以促进0-6岁儿童一体化发展为根本,以应用性教科研为途径、科学管理为手段,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和实践“共情润心、双格(健康体格、人格)发展”的办园理念,充分凸显 “公益性”的特点,开拓创新,积极服务于社区和群众,成绩斐然。 丰富的内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幼儿教育承载着托起“明天的太阳”的使命,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人无限的希望和梦想。 1999年,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成立。我园在中国儿童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经过十余年探索、实践,实幼老师们肩负着社会的使命,当仁不让,赋予幼儿园立足发展理念(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 共情(和他人一起感同身受,做出适宜的情感性应答),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营造共情环境,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等社会心理能力;润心(用情感滋润孩子的心灵,创造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安全、舒适、温润的环境);双格发展(健康人格——乐观态度、积极情绪、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自信、创造、坚韧、积极、适应能力强等品质;健康体格——具备一定平衡能力、力量和耐力、协调的动作、良好的习惯、基本的生活能力等)。 共情、润心、双格、发展,犹如散落玉盘的珍珠,爱就是串连珍珠的线。 幼儿成长的乐园 “环境培育人才”,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起着熏染、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在经历北京市市级示范园验收和一系列的对外开放、观摩、展示活动中,在市、区各级专家的指导下,我园的共情环境已经初具特色,初步形成了“幸福树”、“四季桌”、“主题展台”、“幼儿个性展”和“艺术创想墙”等环境创设模式,充分地体现了“共情润心”办园的理念。 实幼的老师们深知,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有着许多“自己的小秘密”,需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他们希望有时能离开别人的视线、摆脱他人的约束,说一些自己喜欢的话、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为此,我园各班设置了一个个童趣十足、色彩柔和而独立的隐秘小空间——心理小屋,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 爱的协奏曲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有利于开发智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我园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系列活动:首先,通过集体研讨,加强教师认识,再根据各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围绕双格理念,各班创设的健康墙:“保护眼睛”、“我换牙了”、“擦鼻涕”、“感冒了”、“多喝水”、“我是礼仪小标兵”等生活小版块丰富多彩,还增设了“餐前感恩”的环节,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真正落实。 后勤不后,我园还不断地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通过交流、学习,不断完善食堂、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为保教工作保驾护航的同时严把质量、卫生关,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科学搭配营养膳食,为儿童提供充足、合理的食品,确保食谱每周一换的同时不断提高烹调水平,食物花样不断翻新。 我园还拓宽思维,让幼儿积极走向大自然,多渠道,开展生态文明的教育等活动。除每年春游、秋游采摘、参观活动以外,以中心的园林资源优势而开展的自然课程——“三棵树”等活动,各班开设“小小种植园”营造绿色小天地,感受劳作、收获的愉悦、观赏的舒心。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另外,儿童探索馆活动的融入,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体验;亲子益智书屋的分享阅读让幼儿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每周一全园师幼参与升旗仪式,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主人翁意识的潜移默化…… 技能提升的源泉 幼儿教育,启蒙之门,教师的专业知识、个人修养和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教师的爱如流淌的甘泉,润泽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我园为每位老师提供多元发展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学习,助力教师成长。我园积极协调,与国内外知名的教育机构合作;请进来心理专家、国学老师、幼教专家等来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教师走出去与姊妹园的互动交流,参与国家、市、区的各级培训等,百花齐放,芳华自出。 多年来,在“科研引领 ,实验引路”的发展思路下,我园承担了中直机关、北京哲社、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任务。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上级领导、幼教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心灵的百花园 “根深才能叶茂,固本才能培元。”以人为本,立足发展,在课程设置上,我园融合“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的办园理念,以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抓手,将幼儿的智力培养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齐抓共管:教育戏剧、沙盘游戏、低结构游戏、天文启蒙、民间体育游戏等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教育戏剧里,教师运用戏剧与剧场技巧,教师和幼儿入戏、角色扮演、建构空间等方式进行活动。我园还选取绘本故事《丑小鸭》、《猪猪妹变兔妹》进行每学期12-16课时的活动设计,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地发挥想象,进入情境,再内化、习得知识,反思、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实现自我的发展。 在沙盘游戏中,幼儿将自己成长的经历、自我心理冲突或矛盾、对未来的展望等物化再现。摆完沙盘后,在幼儿的自由、隐私受到保护的同时,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体验和分享。平时,每个班的区域玩具架上摆满了建筑物、家居物品、动植物、人、花鸟鱼虫等小小玩具,孩子们自由地挑选,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木盘里,摆放出他们的内在世界。在沙盘游戏中,有孩子情感的释放和表达、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这充分体现了“共情润心”的核心价值。 沙盘游戏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深入观察、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新途径,克服了幼儿言语发展水平的限制,以便老师因材施教。 共情能力的培养,要有符合孩子游戏化学习特点的活动。自2012年以来,我园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以游戏化为特点的主题教学活动案例——即心理社会能力主题案例。大班的“快乐运动会”、“我要上学啦”;中班的“我的心情”、“我的朋友”;小班的“男孩女孩”,“我爱……”。这些主题活动分别针对心理动力、自我意识、人际沟通和问题解决等,通过绘本、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日常生活渗透和环境创设、家园共育等多个途径,从情绪识别开始到换位思考,再到感同身受实现孩子共情能力的逐步提升。 阳光体育 3-6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地锻炼能不断增强幼儿的体质、激发幼儿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幼儿主动、乐观、合作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户外体育活动作为双格教育的重要部分,我园针对幼儿各年龄阶段制定了切实可行《户外体育活动周安排表》,使具有本园特点的户外活动能够长期、按计划、有目的地执行。如遇雾霾天不适宜户外活动时,我园就按预定计划安排各班开展丰富、有趣的各种室内体育活动,以确保每一位幼儿每天都有足够的活动量。 低结构游戏 为孩子们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此活动中,每个孩子们的想法都得到尊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与同伴协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共同完成合作任务。使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明白应该怎样尊重同伴的权利和需要,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进而提高正确理解彼此行为意义的能力。通过此游戏活动能使孩子们在身体大肌肉动作上得到发展。活动体现“一定的力量和耐力”、“一定的平衡能力”、“挑战性”、“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自主、自信”、“勇气”和“创造能力”等目标的物化落实。 民间体育游戏 是中国传统游戏的一种,有着久远的文化传承,多数游戏简便易行,富有童趣,对于游戏材料的要求不高,有着很强的可玩性和可变性,可群体开展也可单独游戏,有着很强的社会性特征(如同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我园自2012年开始开展了民间体育游戏的研究,收集、整理和改编了12个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游戏为提高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中国儿童中心资源丰富、人才济济,是我园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充分利用中国儿童中心资源,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游泳、棒球、武术、轮滑等,使孩子在强身健体、充满欢乐、不断克服困难中,逐渐养成乐观向上、勇敢、自信、有自制力等的优良品质,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
家长的指导与延伸 家、园是幼儿身心寄托的港湾,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新入园幼儿的短期分离焦虑如影随形,我园为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教师们群策群力,入园工作细致入微:如期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来园陪伴幼儿缓解分离焦虑,时间由长到短渐减;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在一些生活环节照顾新来园的小弟妹;新入园的课程设计、环境的童趣温馨、人文,无处不体现我园多年传承的服务家长和幼儿之精神。 我园经常性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与教师共同探讨,对教师的保教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征询问卷的调查,在共育中促进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发展;为家长定期开展育儿、健康、心理等专题讲座,并积极解答家长的疑问,以便更好地服务幼儿及家长;保健室“健康宣传园地”成为家长接受幼儿健康教育信息的有效渠道,丰富了家长的保教知识。 家长助教活动更加积极踊跃,各班老师根据班级的亮点,创新家长助教活动,如:重阳节敬老活动、共同的万圣节、小小魔术、开蒙礼、和警察叔叔面对面、国粹京剧小梨园等等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而益智。 春秋游、大型运动会等活动,健康快乐的氛围营造了共情环境,滋润了幼儿美好的心灵,感受了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加深了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供稿:杨彩霞 李云 薛扬 李红 张丹 丁晓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