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心发布《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16-12-0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妇联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国儿童中心申请承担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1-2015年)》重点课题“我国家庭教育现状研究与指导大纲编写”。 0-6岁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家长面临很多困惑和问题,需要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但是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在机构发展、指导内容和从业人员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了解我国0-6岁儿童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和需求,提高大纲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中国儿童中心在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山西、四川、内蒙古、甘肃八省市进行了36117份问卷调查。 发布会现场 2016年11月29日,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了《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分析了我国0-6岁儿童家庭教育和指导服务的现状与需求,并提出改进对策。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丽,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晓霞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主持。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介绍了《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比例达到最高峰,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比例将下降。0-3岁婴幼儿中独生子女比例为71.0%,3-6岁幼儿中独生子女比例为62.1%。性别比失衡,0-3岁婴幼儿中,男孩占53.2%,女孩占46.8%。3-6岁幼儿中,男孩占51.9%,女孩占48.1%。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0-3岁婴幼儿中流动儿童占7.2%,留守儿童占6.2%;3-6岁幼儿中流动儿童占9.7%,留守儿童占4.2%。从家长来看,0-3岁婴幼儿父亲的平均年龄为31.04岁,母亲的平均年龄为29.72岁。3-6岁幼儿父亲的平均年龄为33.54岁,母亲的平均年龄为31.85岁,父母正处于青年时期,有主见、敢革新、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但缺少经验,需要家庭教育指导。80%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年龄在23-42岁。管理者队伍处于从青年向中年过渡的阶段,相比指导者在年龄、工龄和教龄上具有3-5岁的优势。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介绍调查研究成果 根据调查数据,提出六项对策:第一,加强对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尽快出台对0-6岁儿童父母配套支持政策。第三,重视和加强对祖辈的家庭教育指导。第四,以亲子活动为主开展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第五,积极促进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第六,加强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建设。 山西省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部长牛成林、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李凤兰和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赵珂作为参与课题调查的八省代表进行了发言,分享了参与课题调查的收获,并汇报了本省开展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情况。 山西省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部长牛成林发言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李凤兰发言 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赵珂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认为调查报告客观反映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于科学决策,指导家庭教育实践有重要作用。这次调查启发我们要重视0-6岁儿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目标,要完善儿童教育的体系和规程,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中国儿童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点评 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点评 中国儿童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点评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丽发表了讲话,指出中国儿童中心坚持以儿童为主体,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近几年来中国儿童中心发挥在科研工作的优势,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和培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次发布的《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为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和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和参考,对于实现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总目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邓丽同志还对今后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新形势下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二是各级妇联组织要协力推动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三是围绕大局发挥中国儿童中心独特作用三点意见。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丽讲话 最后,中国儿童中心发起了《“助力爱家”——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倡议》,发挥中国儿童中心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有效的分类指导,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