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端午粽香 吃出健康
发布日期:2024-06-09 浏览次数: 字体:[ ]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童谣中的端阳,也称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均有丰富多彩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佩香囊等。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常温粽子(真空包装粽子)、速冻粽子和新鲜粽子三类,还有许多家庭自制粽子。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安全健康吃粽子,特作如下消费提示——

科学选购,仔细查看

选购预包装粽子。市场上销售的常温粽子和速冻粽子是预包装食品,且口味众多,消费者可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喜好选择。在选购时要注意:一看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包装袋破损、漏气或胀袋的;二查标签信息是否齐全,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若标签标示信息不全,则不要购买。通过电商或直播平台选购预包装粽子时,可主动要求商家提供真实有效的标签标识信息,如购买速冻粽子,接收时还应确认贮存环境满足低温条件,以免粽子变质。

挑选新鲜粽子。购买新鲜粽子时建议就近选择正规商超等场所按需购买。在选购时要注意:一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颜色是否正常(墨绿、黄绿、淡黄都属于正常);二察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粽体无霉点、无露米和变形现象;三闻气味,如有哈喇味、酸败味等异味,说明粽子已变质。

自制粽子,首重卫生

粽子的口味众多,除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以外,有些消费者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馅料,在家自制粽子。但在选材和制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选择新鲜的食材。粽子以糯米为主,配以不同的馅料,一般包括素粽和肉粽。素粽常用果品(大枣、葡萄干等)、谷类等作为馅料,选购的馅料应无变质、生虫等现象;肉粽常用火腿、五花肉等作为馅料,建议在正规场所购买这些馅料。

选好粽叶和线。最好使用新鲜粽叶,如果用干粽叶,使用前要通过水泡或水煮软化;尽量采用素色棉麻线捆扎粽体,松紧适度。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返青粽叶”看起来颜色碧绿,但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才能鉴别是否是“返青粽叶”呢?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二要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保持清洁卫生。包粽子时手要干净卫生,食材、粽叶、加工器具等要清洗干净,以保证制作过程安全卫生。

蒸熟煮透,科学存放

不论哪种粽子,吃前都要彻底加热。预包装粽子可按照标签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制作;新鲜粽子可参照预包装粽子的食用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自制粽子可用高压锅、小火焖煮等方式加工制作,确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天气炎热,粽子容易酸败,要注意保存。预包装粽子要按照包装上标注的贮存方法储存,不要超过保质期;常温粽子一般可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速冻粽子应在冰箱冷冻室存放,不可常温存放。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室温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新鲜粽子每次要少量购买,并及时食用,必要时可放在冰箱冷藏室,保质期一般为3~5天。吃多少,煮多少。自制粽子保质期短,最好现包现吃。没吃完的粽子需在放凉、水分沥干后冷藏或冷冻保存,最好尽快吃完,再次食用时应彻底加热。

特殊人群,控制食量

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但特殊人群食用时要多加注意。粽子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另外,老年人、儿童、心血管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有逆流性胃炎的患者应控制粽子食用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添加肉类和油脂的粽子脂肪含量较高,再加上糯米的黏腻,普通人过量食用也容易积食。因此,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浆、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血脂的上升。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