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20)选读(八)
发布日期:2021-03-27 浏览次数: 字体:[ ]

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八)

——2019 年中国儿童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中国儿童中心课题组*

 

二、问题与挑战

(三)儿童福利保障依旧存在短板弱项

        一是顶层设计仍需加强。儿童福利工作还缺少儿童福利法律的总体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刚刚出台,相关配套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利好政策中仍存在一些政策盲点,工作体制需进一步理顺,部门协作需进一步加强,标准规范需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运行需要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的“强制报告”制度尚未得到有效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等强制报告主体培训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落地。

        二是儿童福利救助重物质的单维模式仍占据主流,造成边际效用的收缩。物质资源一直是儿童福利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相对忽视了心理疏导、社会适应、学习辅导等非物质性内容。应该看到,儿童面临的困境日趋复杂和多元,往往是多重劣势叠加,单维难题容易转换为多元困境,物质性救助杯水车薪,甚至呈现边际效用收缩的趋势。随着情境的变迁,福利救助必须考虑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融合等多维度要素,“不能千人一方”,“需对症下药”。

        三是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冷漠、内向、孤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超过10%的留守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这种忧郁情绪很多时候会转化为自杀的倾向。从儿童社会保护政策视角来看,留守儿童面临物质性、心理性、社会交往及社会适应三大非健康困境,亟须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社区、家庭等层面协同创新,构建起新常态下的留守儿童立体化社会支持体系,从而可持续地提升留守儿童的生命质量。

       四是儿童贫困的城乡与地区差异依旧凸显。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居住生活的0~6岁农村儿童遭受贫困的多维影响,在健康水平、早期养育服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居住条件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儿童。东、中、西部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差异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参与还不充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能够提供儿童关爱服务的社会组织等服务资源仍旧匮乏,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安排力度还需要加大。基层工作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现象。


 

* 中国儿童中心课题组组长:苑立新,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课题组成员:杨菊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秀江、马学阳、王萍、谢娟、王润洁、崔岳、肖凤秋、霍亮、邱天敏,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研究人员。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