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视频点播更多>>
当前位置:
【新京报报道】国内首本儿童蓝皮书关注“儿童参与”:4成父母从不与孩子谈论“爱”
发布日期:2018-01-24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8-01-18 19:47:39新京报新媒体 ·作者:倪伟

  新京报快讯(记者倪伟)中国首本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今天(1月18日)正式发布,聚焦“儿童参与”问题。报告由中国儿童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儿童参与领域广泛、意愿强烈、能力强大,然而学校之外的参与很不充分。同时,儿童参与的一些重要议题被忽略,比如亲子交往中不涉及生命和爱的话题、禁止或限制儿童使用网络等。

  报告调研对象为全国7个城市的8847名中小学生,兼顾东西南北地区、城市与农村学校、不同年龄与性别等条件。

  “儿童参与”是指儿童亲身参与到广泛的家庭、社区、学校、社会及文化生活中,接触真实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获得丰富和均衡的生活体验和教育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是环境问题(69%),其后是中国社会问题(63.4%)、国际政治问题(57.7%)、本地社会问题(53.5%)。71.2%的中小学生表示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公共生活,有52.2%的人当过志愿者,73.9%的人捐过款。

  网络使用丰富了儿童参与社会的途径,75.9%的中小学生拥有手机,52.7%的人有自己的电脑,85.5%的人有QQ号,70.9%的人有微信。

  报告对儿童的校外生活较多被学校学习占据的现状表示担忧。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几乎没有和朋友玩耍的时间,这一比例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分别是54.6%、61.4%和66%。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处理家庭作业, “许多儿童是在孤独而忙碌的学习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主题单一,生活范围偏于狭窄。”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表示。

  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话题单一。31.5%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怎么交朋友,38.6%的父母从来不谈论什么是爱,47.8%的父母从不谈论生命和死亡的问题。报告指出,这些缺失的亲子沟通话题,恰恰对儿童自我保护、生命教育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建议加强国家儿童工作体系中儿童参与的顶层设计,推动儿童参与的学术研究和观念普及。具体而言,放学后多让儿童锻炼身体、看课外书,减少做作业时间、看电视的时间,加强家务、家庭财务、决策等的参与,有助于提升儿童参与水平。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